永顺凤头鸭原产地为永顺县,中心产区为永顺县颗砂乡。自2018年起,永顺县颗砂乡政府在民间收集永顺凤头鸭,进行集中养殖和种群扩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利益联结机制更加完善,致富前景愈发可观。
实施品种选育扩繁。永顺县凤头鸭养殖历史悠久。这种鸭因头顶上有一团绒毛,形似凤冠,独具高贵典雅的气质,故被称为“凤头鸭”。这种鸭兼具肉蛋生产和观赏价值,肉质细腻鲜美,鸭蛋清香无腥,在土司时期曾作为贡鸭进贡给宫廷。
为提升凤头鸭品质,永顺县将凤头鸭资源场建设和种群扩繁纳入了乡村振兴项目,建立“永顺凤头鸭”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服务团永顺工作站,与湖南农业大学、吉首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共同开展凤头鸭选育、扩繁工作。永顺凤头鸭目前已被确定为全新的特有群体并通过了国家新资源现场评审。2023年完成永顺凤头鸭资源场改造并建立核心保种群,2024年推广优质鸭苗5万羽,2025年规划启动标准化保种场和扩繁基地。
打造地域知名品牌。永顺凤头鸭是独特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下孕育的地域产品,承载着浓浓的乡愁,也映照着广阔的消费市场。近年来,永顺县突出自身特色,融合传统文化、产品优势,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品牌赋能产业发展,注册“永顺凤头鸭”商标,2024年11月“永顺凤头鸭”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新品种名录。永顺凤头鸭不仅在永顺具有一定知名度,还畅销北京、长沙、衡阳等地。
永顺县采取农产品+餐饮企业、农产品+网红直播+电商平台销售模式,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有力推动优质农产品“产得出、销得旺、卖得好”。向北京“喜湘宴”、永顺“郭三疯”“静贤居”“花园里”等餐饮店提供凤头鸭,发展订单生产,建立稳定供销关系;充分发挥消费帮扶专区带动脱贫地区农产品销售的渠道作用,推动永顺凤头鸭“出永入衡”;以“网红主播+新农人”联合直播方式,举行直播10余次,销售额超50万元。
形成产业发展链条。永顺县聚集优质肉用型选育、高产蛋用型选育、观赏型选育对凤头鸭进行研究开发和利用,满足消费市场多元需求。创新推行“资源场+农户”合作模式,构建“核心育种——扩繁优化——商品养殖”三级产业体系,打造特色共富产业链。目前已在颗砂乡5个行政村及周边乡镇投放优质鸭苗3万羽,直接带动760余户、38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后续将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投放规模,持续释放产业富民效应。
从规模化养殖到生产、加工、流通,永顺县不断延长凤头鸭产业链,如今已形成“选种育种、种鸭养殖、种蛋孵化、肉鸭养殖、肉鸭加工、餐厅供应”的完整产业链条。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 湖南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