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市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8月0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顺凤头鸭“养”出特色产业链
38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湖南日报8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莫成 通讯员 李映)近日,记者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颗砂乡永顺凤头鸭养殖基地,只见绿树成荫、鸭群嬉戏,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永顺凤头鸭为永顺县独有珍禽,养殖历史悠久,头顶球状绒毛、鸟嘴、橙足,形似凤凰,肉质鲜嫩细美,土司时期曾作为贡鸭进献朝廷。永顺凤头鸭长期处于自繁自养状态,品种纯度不高、数量稀少。

  “我们在民间收集凤头鸭,进行提纯复壮和种群扩繁。从最开始的6只种鸭,发展到现在年产5万羽,鸭苗产量稳定,纯度大幅提升。”永顺县颗砂乡家繁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绍家介绍,2018年,湖南省农科院工作队在驻村帮扶期间,走访发现凤头鸭品种并充分挖掘、保种。经过对30个样本进行基因组测序,永顺凤头鸭被确定为全新的特有群体。2024年11月,“永顺凤头鸭”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新品种名录。

  永顺县建立“永顺凤头鸭”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服务团永顺工作站,与湖南农业大学、吉首大学等高校合作,完成永顺凤头鸭资源场改造并建立核心保种群。同时,创新推行“资源场+农户”合作模式,构建“核心育种—扩繁优化—商品养殖”三级产业体系,打造特色共富产业链,直接带动颗砂乡及周边乡镇760余户、38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我去年养了3500只凤头鸭,净利润接近10万元。”颗砂乡白龙村60岁村民向彩凤告诉记者。

  永顺县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采取“农产品+餐饮企业”等销售模式,与北京、吉首等地知名餐饮企业建立订单关系。2024年举办直播10余次,销售额超过50万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