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湘江副刊·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7月26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人不可能在故乡迷路

  编者按

  在崇尚情绪稳定的时代,做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有错吗?如果人生没有标准答案,那么是否也可以选择随波逐流?近日,茅盾文学奖得主、清华大学教授格非的最新随笔集《云朵的道路》出版,全书共收录十篇文章。格非从解读《包法利夫人》《伊凡·伊里奇之死》《左传》等文学名著出发,结合自身经验和阅读随想,畅谈生活体悟与文学真知,思索当下时代的困惑。

  格非

  去年初夏的一天,我回老家看望母亲。

  因家中只有两间房,母亲和照顾她起居的弟弟各处一室,我就在网上订了一间快捷酒店的客房。它离母亲住的小区不远,矗立在刚刚竣工的“航空小镇”那细碎而明亮的灯火之中。晚上喝了太多的酒,外出散步时,我在惝恍的醉态中越走越远。

  直到一片黑魆魆的树林挡住了去路,我才意识到自己迷了路。

  一阵突如其来的急雨,从田野和林间沙沙地蔓延过来。我不得不窜入路边公交站的塑料顶棚下避雨。我在站牌下静静地吸着烟,心里并不慌乱。凭着直觉和残存的记忆,我知道这一片如今已变得极其陌生的地域,距离我自童年时代生活了十六七年的村庄不远,尽管那个村庄早在二十年前就已被夷为平地。

  我听着顶棚上密集的雨声,左顾右盼,怎么也无法辨明自己身处何地。我本想打电话让弟弟开车来接,随后又改变了主意。

  无论如何,一个人是不可能在自己的故乡迷路的吧。

  除了偶尔驾车疾驰而过的快递小哥之外,街道上几乎看不见什么人。不远处的十字路口,红色、黄色和绿色的信号灯,交替着在湿漉漉的马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夜已渐深,马路两侧的厂房、商店、街心公园的人工湖面、货摊、食肆以及正在施工中的居民小区,都已浸没在黑暗之中。唯有一排排柿黄色的灯柱,纵横交错,衬出了棋盘似的城市街道。

  我呆呆望着灯柱上方腾起的空蒙水雾,一时找不到什么可以与过往记忆通联的标志物。奇怪的是,我在站牌下躲雨的这段时间里,没有任何一辆公交车在这里停靠。在阒然无声的静寂中,我忽然悲哀地想到,好像有什么东西,带着某种恶意,一心要把我与记忆中的家乡隔开,将过往的一切,锁闭在陌异昏暗的雨幕之中。

  最后,当我幸运地从街道旁矗立的路标上,看到“厚斝路”三个字时,不由得长长地松了口气。所谓“厚斝”,不过是“厚角”的旧称——我似乎曾听老家的人说过,“厚角”之所以被改回它的古称“厚斝”,是为了让这个早已消失的村庄听上去“更有文化底蕴”。这么说,我在雨中驻足的这个地方,正是记忆中熟稔而亲切的“厚角”地界。

  当我确凿无疑地意识到自己所处位置的时候,低落的情绪一扫而空,一时间竟有些亢奋,酒也醒了大半。而我的眼前,立刻就敞开了一条在田野中延展并逶迤远去的道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