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时事·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湖新记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7月2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必要不做PPT”折射工作理念升级

  余明辉

  最近,一位浙江宁波的公务员发现,开会时不再需要做PPT了,以前拿来制作PPT的时间,能腾出手来做其他的工作了。

  PPT本无罪,奈何成“形式主义帮凶”?明明几句话能说清的事,非要搞成几十页的“视觉盛宴”;明明现场汇报更高效,偏要耗时耗力制作视频。某地基层干部曾吐槽,为准备一个10分钟的汇报,团队加班3天制作PPT,最后领导只看前两页。这种“表演性工作”,是“用形式主义包装形式主义”,既浪费公共资源,又消磨干部士气。

  破除形式主义,需用“铁规矩”划出红线。浙江的探索值得点赞:宁波明确会议“非必要不做PPT”,杭州规定汇报材料不超过1500字,绍兴要求视频制作费用下降30%。这些举措不是“一刀切”,而是回归工作本质——能口头汇报的绝不写材料,能用一张纸说清的绝不做成“PPT连续剧”。正如中办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强调:“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

  反对形式主义,最终要落到“实效”二字上。某市推行“无会日”制度后,基层干部每周腾出2天时间走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数量提升40%;某企业严禁内部PPT后,会议效率提高60%,员工创新提案增长一倍。这些案例证明:减去形式主义的“虚胖”,才能练出实干兴邦的“肌肉”。

  “非必要不做PPT”不是简单的减法,而是工作理念的升级。从“重痕迹”到“重实绩”,从“看材料”到“看现场”,从“听汇报”到“听民声”,这场变革考验着治理智慧,更检验着初心使命。当基层干部不再为“留痕”而焦虑,他们才能真正把精力用在刀刃上、把功夫下到实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