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湖新记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7月23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死营救,他与持刀歹徒周旋近3小时
——记“全国见义勇为模范”邹武成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如兰

  7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共产党员、退役军人、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保卫科职工邹武成,身穿苗族传统服饰,庄重捧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荣誉证书。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源自4年前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面对记者,邹武成言语朴实:“当时只是刚好有这个能力,刚巧碰见。作为党员,要带头;作为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

  作为唯一对话者,与持刀歹徒智勇周旋

  时间拉回到2021年9月3日,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开学日。邹武成像往常一样在校门口维持秩序。

  突然,一声惊呼传来——一名男子持水果刀挟持了一名女子!人群瞬间慌乱。

  “你搞什么!”邹武成一声断喝,毫不犹豫冲上前。面对持刀男子的激烈情绪,他耐心安抚,同时有序疏散群众,并立即报警寻求增援。

  歹徒异常警惕,拖拽着哭泣的人质转移至附近小区一个空间狭小、位置低洼的水泵房内。泵房内机器林立,歹徒蜷缩角落,匕首紧贴人质咽喉。外围是密集的学校和居民区,救援难度陡增。

  40余名特警、狙击手火速赶到。然而,歹徒拒绝与警方对话,只肯和邹武成交流,狙击点也无法设置。

  邹武成深知,人质安全高于一切。烈日灼烤下,他蹲守在水泵房外两米高的台阶上,紧盯下方角落,不敢有丝毫松懈。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关乎生死的较量已持续近3小时。

  “老弟,不要冲动!想想家人,自首才有出路!”邹武成强忍高温炙烤与疲惫,持续进行艰难对话。

  在对峙过程中,他与社区辅警段绍军交替上前,借送水、送口罩之机试图靠近歹徒。但歹徒极其警觉,两次夺刀均因其猛然勒紧人质而被迫放弃。

  一根烟创造机会,纵身一跃解救人质

  终于,转机出现。歹徒提出要烟,戒备似乎稍有松懈。邹武成敏锐意识到,机会来了。

  他伏低身体,将烟扔进去,双眼死死锁定歹徒的每一个细微动作。这时,歹徒左手掏打火机,右手将刀从人质颈部移到大腿上,邹武成快速与特警用手势达成默契。

  他从两米高的台阶纵身跃下,猛地冲入泵房,一把将人质从歹徒手中拖离。几乎同时,两名特警闪电般冲入,将歹徒死死制服。全程仅数秒,人质仅受轻微擦伤,现场无其他人员伤亡。

  围观群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看着惊魂未定、哽咽失语的人质,邹武成俯身轻声安慰:“不要害怕,我们一直在!”

  邹武成的见义勇为绝非偶然。2017年,他与同事出差途经古丈县隧道时,发现一辆侧翻的货车,现场情况危急——司机头部严重受伤,年幼的女儿在一旁惊慌哭泣。面对险情,邹武成临危不乱,立即指挥设置警示标志,同时拦截救护车并借用急救用品为伤者止血包扎。直到交警赶到现场完成交接后,他才默默离开。

  在部队服役期间,邹武成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句他常挂嘴边的誓言,早已内化为行动准则,“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关键时刻我必须站出来,这是职责和使命!”

  从军营到地方,从战场到岗位,邹武成用一次次无畏地挺身而出,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退役军人的担当。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