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以社会工作专业国家教学团队建设为契机,创新实施“两平台·两阶段·三维度”模块化教学,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为破解职业教育学用脱节难题提供了鲜活样本。
两平台筑基
线上建设数字教学资源平台,整合社区、社工国家级教学资源库中《个案工作》等12门标准化课程,以及《小组工作》等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开发11300余个原创资源,建设专业课程矩阵;线下承建民政厅社工机构孵化基地等生产性实训平台,引进大爱无疆中心等30余家企业机构,将真实社工服务项目转化为教学模块,实现“上课做项目、作业即作品”。
两阶段重构
在课程体系构建阶段,对接新时期社会工作行业发展特点和湖南社会经济需求,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按“基础+核心+拓展”三个维度,对应基础服务能力培养、核心实践能力强化、拓展创新能力挖掘三梯度将专业课程进行重组;并在核心课程维度中,融入“社区治理”等X证书,融通“社区服务实务”竞赛标准,对接基层民生和社区治理领域的一线社工岗位中的“老、小、残困、数智治理”四个模块,重构老年社工、儿童青少年社工、困境人群社工、数智社工四个课程模块。
在课程教学实施阶段,在社会工作国家教学创新团队基础上,整合省内相关专业专任教师和企业骨干力量,采取“1+1+N”(1个领域专家+1个课程教师+N个企业骨干)的方式组建团队;建设数智社工工坊等教研协同共享平台,用好湖南省社工孵化基地等生产性实训平台,开展行业调研、集体备课、实施模块化授课,实现校内融通、校际合作、校企协同,全面提升教学团队的人才培养能力。
三维度突破
在基础课维度,依托湖南省社会工作协会等行业协会,整合院校、企业力量,搭建“学校教师+企业骨干”教学团队,在《社工项目认知与管理》等4门专业基础课中开展校内教师教授理论、行业教师教授实操的模块化教学探索。
在核心课维度,根据“老、小、残困、数智治理”方向模块,分解提炼32个技能点,组建15个任务模块,把真实工作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实施项目制教学。
在拓展课维度,根据“老、小、残困、数智治理”四大领域遴选13家企业建设企业微实践基地,立足真实项目开发37个微认证项目,畅通企业实践与学分互认。学生在企业内完成微认证实践项目可置换相应课程学分,创新多元评价。
通过“两平台·两阶段·三维度”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社会工作专业提升教师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近3年来,先后出版《社工站人才培养如何做》等教材3本,立项湖南省楚怡名师工作室1个,主持省部级课题7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篇,1项成果获省部级领导批示,4项成果通过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鉴定,校企合作横向课题社会服务资金达300多万,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11项,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94%,对口就业率73%,为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探索新路径。
(胡 彬 王 松 刘战旗 吴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