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桃江废弃秸秆“绿色重生”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佳伟 通讯员 胡卫红 刘迪周

  目前,我省正值早稻收割期。收割后的秸秆如何处理,成为困扰农民的一个难题。在湖南省嵩辉竹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嵩辉竹木公司),秸秆却成了一个宝贝。

  7月9日,记者来到桃江县武潭镇的嵩辉竹木公司,这是该县一家利用秸秆、稻壳及林业废料等生物质进行发电的企业。

  走进厂区,一股秸秆的清香扑面而来。记者看到,叉车从堆料仓将秸秆等生物质送至粉碎机,粉碎物经皮带传送至锅炉,进行焚烧发电。“仅需8分钟即可完成从‘一把火’到‘一度电’的绿色转化。”该公司总经理周阳辉介绍。

  “露天一把火和炉内一把火都是焚烧,有什么不同?”记者不禁发问。

  “炉内焚烧之后,产生的蒸汽让汽轮机转动,产生动能,再由发电机转化为电能,通过厂区变电站直接输送至国家电网。焚烧产生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以及粉尘经过多道过滤装置后排出,此时这些物质已经降到极值。”周阳辉解释,“其中的奥秘,就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生物质锅炉除氧器排汽降噪装置,这套装置去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记者在该公司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上看到,13时07分41秒显示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粉尘排放浓度分别为每立方米11.5毫克、0.9毫克、7.5毫克。周阳辉介绍,这个系统已接入省生态环境厅的平台,排放一旦超标便会发出警报。

  周阳辉介绍,一吨秸秆露天焚烧,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每立方米超700毫克,现在降至25毫克以下。

  目前,该公司每天处理生物质约600吨,发电40万千瓦时,每年发电超270天。去年,该公司处理农林废弃物22万吨,其中秸秆近2万吨,收储范围覆盖益阳、常德等地18万亩耕地。

  嵩辉竹木公司已成为桃江县秸秆等生物质综合利用的示范标杆,不仅每年获得超8000万元发电收益,还保护环境,让农民销售秸秆等生物质增收5000万元。

  目前,该公司投资1亿元启动二期热电联供项目,已完成用地审批并进入省能源审批流程,预计2027年下半年投产。这条绿色产业链,将昔日的田间废料转化为照亮千家万户的清洁能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