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7月0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山深处,路通水畅茶飘香
——记全省担当作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湖南省港航水利集团范文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姣燕

  在武陵山脉深处,平均海拔750米的长梯隘村,曾因山高路远、产业薄弱,被称为“湖南的西藏”。短短两年时间,这个土家族人口占95%以上的偏远山村悄然蝶变:13.5公里崭新的进村主干道如黑色缎带盘绕山间,甘甜的自来水流进家家户户,2600亩有机茶园焕发新生机。

  谈及身边一点一滴的变化,村民们总会念叨一个名字——来自湖南省港航水利集团的驻村第一书记范文。

  路好走了,自来水通了

  2023年5月,范文肩负组织的委托,接过乡村振兴的接力棒,成为长梯隘村第二轮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

  长梯隘村山路崎岖,季节性缺水,茶产业虽有基础但效益不彰。村党支部书记覃业世感慨:“路不通,水不畅,是压在长梯隘人心头的两块大石。”

  解决痛点问题,就是驻村帮扶的首要任务。范文依托集团党委和后盾单位力量,成功推动进村主干道按“通景公路”标准立项,同时争取到水利专项资金。

  项目施工现场成了范文的办公室,他紧盯工程进度与质量,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如今,13.5公里进村主干道已全部油化竣工;5组通组公路硬化完成并验收,其他组硬化工程也正有序推进,村民将彻底告别“行路难”。更贴心的是,对村民反映的茶园机耕路进行了扩宽。

  范文发挥“娘家人”港航水利集团优势,对村里原有1200立方米供水池进行维修加固;新建3座蓄水池,铺设总计8公里的供水管网,让清澈的自来水流入341户村民家中。

  绿色有机茶,产业更兴旺

  生态是长梯隘村的最大优势。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6%,拥有2600亩茶园,范文将发展有机茶产业作为富民的核心抓手。

  如何提升茶产业的附加值?范文推动村里的茶叶加工厂优化生产模式:珍贵的明前茶走高端手工路线,打造“石门银峰”“石门银毫”品牌;其他批次则采用机采和粗加工,作为茶饮原料销往海外市场。目前,茶园每亩增收达2000元,茶农的腰包实实在在鼓起来。

  壮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范文积极引导村民租赁房屋安装光伏,充分利用村部屋顶资源,推动落实300千瓦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仅此一项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加强生态公益林培育管理,争取森林提质改造补助,2023年此项增收10.6万元……2024年,长梯隘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增长18%。

  “以前靠肩挑背扛把茶叶运出去,好叶子卖不出好价钱。现在不仅路好走了,茶叶一加工就卖出好价钱,收入至少翻了一番!”茶农张宏山的喜悦溢于言表。

  建设家园,涵养新风尚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范文组织当地村民挖掘山歌、打鼓等传统艺术,支持民间艺人队伍发展,大力推动土家文化的保护与活化。依托“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金字招牌,当地提质改造青石林、天目洞、千年银杏等自然景观,并新开发了剪刀峡红色旅游景点。

  倾注心力,办好民生实事。目前,全村123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家庭的66名在校学生,无一人失学辍学;推进“厕所革命”,全村享受财政资金改厕240户,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村党支部书记覃业世说:“老百姓腰包鼓了,人心齐了。范书记和工作队为我们打下了好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