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7月0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粉碎后还田降成本,生物质颗粒燃料助减排
常德秸秆“变废为宝”

  湖南日报7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琼 通讯员 杨博宇)7日,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祝丰镇紫湾村,种粮大户梁锡斌采用粉碎还田技术处理玉米秸秆,80亩玉米秸秆重新利用,土壤肥力提升,病虫害减少。

  常德市禁烧耕地面积比例为92.22%,为探索秸秆禁限烧与综合利用良策,各区县“各显身手”。鼎城区常德中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类秸秆和松木皮等材料混合在一起,经过粉碎、烘干、挤压、制粒等工序,制成生物质颗粒燃料。“目前,我们秸秆年处理能力为10万吨。”企业负责人陈南友介绍,企业将启动建设全市首个年处理20万吨的秸秆综合利用中心,能够消纳周边10多个乡镇的秸秆。

  西洞庭管理区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鼓励农户加装粉碎装置,直接提升秸秆还田率,从源头上减少露天焚烧风险;继续建设2000亩水稻低茬收割示范点,对全喂入和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作业进行监测,搭建监管平台,以技术示范引领消除焚烧隐患;重点培育中农再生资源合作社西洞庭秸秆收储中心,对油菜、玉米、青蒿、迷迭香、水稻等秸秆进行收储利用。

  常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罗云峰介绍,常德扶持壮大一批秸秆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对新引进的秸秆综合利用主体,由项目落户地进行产业扶持,对正常运行的秸秆收储运主体,根据实际收储量进行奖补。常德生态环保部门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引导农民算好成本账、增收账、生态账。截至7月1日,常德市“一卡一信一册”发放覆盖率91.9%,累计召开屋场会2690多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