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劳动者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如何为劳动者织密工伤“防护网”,让他们安全又安心地工作,是每一座城市的必答题。
近年来,娄底市以强化工伤预防为重点进行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工伤预防新模式,全面规范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守护工保基金安全。近三年,娄底市工伤事故发生率、工伤保险基金支缴比同比连续下降。
聚焦聚力工伤预防重点,减少工伤事故发生。娄底市工伤保险服务中心聚焦全市工伤预防重点领域,对近三年工伤大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企业的事故发生率、支缴比等指标,结合行业风险每年遴选出近百家重点企业,开展精准式“一企一策”培训,并联合应急管理部门举办全市危化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班,提高工伤预防宣传培训实效。同时,进一步压实企业工伤预防主体责任,对工伤事故高发频发企业及时开展约谈并发出《预警提示函》,建立工伤数据跨部门通报机制,加大对工伤事故安全生产责任调查惩处力度,形成部门合力,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减少事故发生。
把严把牢工伤认定关卡,守护工保基金安全。娄底市人社局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伤事故调查专班,第一时间汇总分析工伤事故快报,第一时间开展工伤事故调查,切实对疑难案件、工亡案件、个人申报案件做到“三个100%”事故调查。完善工伤认定规程,成立市工伤认定委员会,定期集中会审工亡和疑难工伤案件,构建业务经办初审、调查专班会审、认定委员会审定的三重会审机制,全力确保工伤认定高效精准。
抓实抓细劳动能力鉴定,提升工伤服务质效。娄底市人社局多点发力,确保劳动能力鉴定在阳光下运行。职能分流,将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职能分开,增加劳动能力鉴定频次,确保工伤职工尽快享受到相关待遇;将医学检查与鉴定评审分离,采取“双随机两公开”方式,随机抽取鉴定医学专家,随机抽取体检医院,鉴定全过程向鉴定对象及家属公开,鉴定结果在门户网站进行公示。规范评审,将鉴定工作人员与外界实行“物理”隔离,探索开展异地交流评审,现场评审专家一律外请,评审结论坚持分专家分科目分工负责与集体审议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阳光鉴定”。优化服务,打造区域鉴定基地,推行方便快捷的“就近鉴定”,实现劳动能力鉴定与卫生健康、医疗保障和医疗机构等数据互联互通,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减少工伤职工重复检查,不断增强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熊旭东 黄玲玲 邹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