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苦涩民谣成过去 好日子越过越甜
——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芷江古冲村党总支书记龙四清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嘉俊

  7月1日,芷江侗族自治县禾梨坳乡古冲村的柑橘园里,年初新嫁接的果树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不远处的村老年活动中心内,侗家阿婆们正唱起原创村歌《冰糖橙之恋》,“走过万水和千山,好日子越过就越甜……”悠扬的歌声诉说着这个侗乡村落的美丽蝶变。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金字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一切,都与一位侗家女儿——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古冲村党总支书记龙四清,23年如一日的坚守密不可分。是她,让流传多年的“有女莫嫁古冲坡,嫁来也是受罪多”民谣成为历史。

  “柑橘书记”解锁富民密码

  2002年初春,当经营服装店的龙四清被推选为村支书时,村民的质疑声不少:“女人当家,房倒屋塌!”倔强的龙四清不信邪,果断关了店铺,一头扎进村里的荒山野岭。她敏锐地发现,村里零散种植的柑橘虽品质上乘,却因信息闭塞难以销售出去,产量也上不去。

  龙四清带着土样三访县农业局,专家给出的结论让她欣喜若狂:“红壤偏酸性,种柑橘再合适不过!”可是,动员会开了3次,村民们面面相觑无人响应。“我先种给大家看!”龙四清把自家10亩荒山全种上柑橘。4年后,当金黄的果实压弯了枝头,4万余元的收入让村民们目瞪口呆。村民周太轩清楚记得:“那年龙书记家卖橘子,她当场把技术手册发给大家,连育苗秘诀都毫无保留。”

  这一次,村民们纷纷响应。同时,龙四清邀请种植专家到村里为村民提供柑橘种植技术培训,到县里、市里争取农机具补贴。几年后,古冲村的一片片荒地变成了金灿灿的果园,沉甸甸的果子挂满枝头。截至目前,古冲村共发展包括橙子在内的柑橘类水果约1万亩,年产值近4000万元。

  2023年底,龙四清又联合周边7个村成立农业产业联合会,共同销售橙子、做橙子饮料。“我希望通过深加工来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龙四清说,目前第一批名为“兴梦橙”的橙子饮料,已进入上海、广州市场。去年11月至今年4月,橙子饮料销售额达1070万元。

  “时间银行”蕴藏治理智慧

  古冲村老年活动中心,欢声笑语不断。这里推行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颇为新颖: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存入”的服务时间,等到需要被照料的时候可“支取”。86岁以上老人还能享受免费午餐。村民周代理感慨:“现在活动中心成了‘快乐大本营’。”

  “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是我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龙四清还在村里为老年人参与村庄建设管理搭建平台。在古冲村“湘妹子能量家园”,20多平方米的小门面内,粮油米面、油盐酱醋、保洁洗护等生活日用品及学习用品一应俱全,货架上的物品在10到2000个积分不等。村民只要报名参加村内各项活动,就能获得相应积分奖励,凭积分可免费兑换相应的物品。

  龙四清以“激励”为核心,通过“工分换积分、积分攒能量、能量建家园”方式,引导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参与村庄事务。积分兑换活动提供近百种奖励,激发老年人参与热情,他们热情投身环境整治、文化活动组织等工作。

  “民情日记”写下为民初心

  在龙四清的办公桌上,一本泛黄的“民情日记”格外醒目。翻开内页,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民的“急难愁盼”:“周大爷家房顶漏水”“杨婶看病缺钱”“村里老桥需加固”……每一页都写满了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担当。

  今年开春,村民杨菊花反映村口危桥隐患,龙四清连续3个月往返乡县10余次。当危桥改造项目终于获批时,她立即组织党员先锋队开始前期准备。“新桥通车后,去高速能省15分钟!”杨菊花的笑容里满是期待。这几年,龙四清还从个人积蓄中拿出6万多元,为20多户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60余件。她说:“村民不图大富大贵,只求生活便捷舒心。”

  23年风雨兼程,这位侗家女儿用真心换得民心。在她胸前,那枚闪亮的党员徽章,映照着古冲村更加美好的明天。“不管年龄多大,我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为党的事业做奉献、为人民群众做奉献是我永恒的追求。”龙四清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