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零工驿站服务体系
毛启平
随着新经济形态的发展,零工经济成为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实际需求,建议从以下三个维度构建零工驿站服务体系:
一是打造智能化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线上零工信息发布平台,整合包括家政、装修、快递、外卖等各类零工岗位信息,并实时更新;在线下零工驿站设置信息展示区,并建立分领域(家政、装修、物流等)纸质信息台账,按技能等级、工作时长分类展示,方便零工从业者查询;配备专职人员,提供岗位筛选、简历打印等“一站式”服务,并建立求职和用工双方的互动机制,方便双方沟通交流。二是构建全方位劳动权益保障机制。零工驿站配备专业的法律事务咨询人员,为零工从业者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协助零工从业者与用工方签订规范的劳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与劳动监察部门合作,建立零工维权快速通道,及时处理零工劳动纠纷。三是实施精准化技能培训服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多样化的技能培训课程,如职业技能、安全知识等;采用“理论+实操”双线教学,线上通过慕课平台提供灵活学习资源,线下邀请企业技师现场示范,对考核合格者颁发技能证书,提升市场竞争力。
水电气“一户多人口”优惠政策应实行“免申即享”
吴弘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我省居民用水、用电、用气“一户多人口”政策作为重要惠民举措,旨在减轻多人口家庭负担,但当前政策覆盖面不足,实际惠及家庭有限,政策落地存在三大症结:其一,宣传推广不到位,多数居民对水电气三项的用量阶梯优惠政策缺乏系统认知,甚至完全不知晓;其二,服务窗口主动性不足,居民在办理开户、缴费等日常业务时,工作人员未主动告知申报途径,导致政策触达率低;其三,申报流程复杂冗长,需持户口本、居住证分别前往水、电、气三家营业网点办理,部分还需预约上门核实,且优惠期仅1至2年,到期后需重复申报,增加群众办事成本。建议: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依托政务大数据平台,打破公安户籍、民政、社保等部门数据壁垒,与水电气系统实现实时共享,通过智能比对精准识别常住人口≥5人的多人口家庭,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流程服务闭环,对政务数据库现有数据可支持核验通过的家庭,无需家庭成员申报及提交纸质材料,自动激活用量阶梯优惠;对还需其他佐证材料的家庭,通过短信、政务App等渠道主动推送政策提醒及线上办理指引;整合水电气业务系统,实现“一次识别、三网同步”,免去分部门申报的繁琐;设定政策有效期自动续期机制,人口数据无变动的家庭无需重新申报。
推动社区药店为快递外卖小哥提供防暑降温服务
黄波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持续,烈日炙烤下的城市热浪滚滚,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每日穿梭在大街小巷,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面临着严峻的防暑降温考验。不少快递员、外卖骑手即便自带水壶,在药店接凉茶时也会因担心影响商家经营而犹豫不决。
为切实保障户外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建议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街道、社区参与,统筹辖区资源,深度挖掘药店便民服务潜能。通过与社区药店共建 “暖心驿站”,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户外劳动者提供凉茶等防暑物资,搭建常态化、可持续的防暑降温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