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湘剧演员周帆喜摘“梅花奖”

  湖南日报5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胡雪怡)5月21日晚,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晚会在上海举行。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演员周帆凭借《夫人如见》中“李闰”一角,以精湛的演技与对艺术的坚守,摘得“梅花奖”。

  颁奖现场,周帆走上舞台拥抱荣誉,和其余14朵“梅花”共同盛放。这也是时隔29年,长沙湘剧继曹汝龙后,再次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项。

  周帆12岁入行,主攻青衣、闺门旦,数十年如一日扎根舞台,用心钻研每一个角色。从《琵琶记》的古典韵味到《田老大》的戏剧情结,从《拜月记》的细腻情感到《夫人如见》的觉醒担当,周帆在不同剧目和角色中不断打磨自己的演技,以情带声、以形传意,赋予角色鲜活的生命力,曾入选2024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荣获第七、第八届湖南艺术节“田汉表演奖”等奖项。

  为塑造《夫人如见》中跨越30年人生历程的李闰,周帆深入浏阳采风,探访谭嗣同、李闰的故居与墓地,反复打磨“闺门旦、青衣、老旦”三重行当融合的表演,力求精准展现李闰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心境与变化。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唱词、每一个身段,她都精雕细琢,尤其剧中“十哭”唱段,无论是气息的控制还是情感的递进,都做到了丝丝入扣,将李闰内心的悲痛、无奈、坚韧等复杂情绪演绎得淋漓尽致,让百年前女性觉醒者的形象跃然台上。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周帆30余年的“摘梅”之路亦是湘剧传承发展的缩影。近年来,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坚持出人出戏、守正创新“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模式,注重以“人”为魂、以“戏”为脉,通过实施“杜鹃花人才工程”、邀请艺术家“传帮带”、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等措施,用“人”与“戏”的双向奔赴,书写着非遗传承的当代答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