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玺 肖治华 刘新辉 肖利兴
【前言】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动力所在。
近年来,娄底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金字招牌”。立足打造精品城市,巩固创文管卫成果,娄底创新性开展城管“进小区、进路段、进门店”,探索“全民管城 共治共享”城市治理新路径。
同时,在人民城市建设中,娄底加强社会治理创新,通过党建引领、志愿服务、“门前三包”等方式,让人民群众参与进来、行动起来,并推动城市管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搭建城市管理与基层工作者、市民群众、职能部门联动渠道,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
“开展城市管理‘三进’工作是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现实需要,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具体行动……”5月中旬,一封《关于积极参与城市管理“进小区进路段进门店”工作的倡议书》,在娄底市民的社交圈里广泛传播。
走进娄底城区的商圈门店、居民小区、背街小巷,依托城市管理网格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基层党员冲锋在前,城管工作人员深入网格,职能部门密切联动,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将城市精细管理“大网”越织越密。
城市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娄底在总结“全民管城 共治共享”工作先试先行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城管“进小区、进路段、进门店”工作,以“绣花功夫”织就城市管理锦绣。
城管部门708名党员下沉网格,“三进”工作激活治理末梢
5月12日,娄底市娄星区大屋社区,城市管理网格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社区生活环境集中整治,流动摊贩占道、车辆乱停乱放、幼儿园噪音扰民、不锈钢门窗制作扰民、餐饮门店门前卫生维护等一批群众关心小事问题迎刃而解。
“城管工作人员到了网格,就像家人一样,切切实实为我们解决大小事。”在大屋社区居住近三十年的刘先生赞道。
在娄底城管“三进”工作中,中心城区被分为4个片区、63个网格,城管部门708名党员、1600余名城管工作人员下沉到网格,将过去的层级管理转化为扁平化管理,“到一线”让城市管理更精准、“面对面”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以网格化治理畅通城市管理“经络”。娄底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中心城区85条主次干道为主体,科学划分网格,辐射600余条背街小巷以及临街门店、居民小区,进路段突出精细化管理、进门店推行‘门前三包’、进小区引导业主自治,将治理力量延伸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同时,每一个城市管理网格都是“顶配”。娄底构建“1+3+5+N”工作模式,即“1”名网格长,由市城管执法局正科职级干部以上担任,“3”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由区城管局联点领导、街道驻点班子成员和社区书记组成,“5”名网格员,由市城管执法支队、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城市照明及街道城管工作人员组成,以及包括业委会、志愿者等在内的“N”名群众力量。
网格治理精准有为,“节点处”亦有温暖点缀。在娄底,12座“全民管城服务驿站”成为周边商户、来往群众“马路上的家”。服务驿站不仅为群众提供免费茶水、手机充电、急救药品、雨伞等便民服务,其中2座驿站还可提供帮代办服务,城市管理90%的审批业务可在驿站办结。
“神经元”密布,更离不开“智慧中枢”。娄底打造集“综合协调、资源整合、联动共治”于一体的全民管城共治共享指挥调度中心,加强数智赋能、联动职能部门。去年以来,累计为群众解决1360余个急难愁盼问题。
创新“礼遇”政策焕发新活力,全民参与破解“治理密码”
漫步娄底市万豪九龙商圈,一块临街广告牌上张贴着表彰“门前三包”优秀门店的“红榜”,其中万豪老凤祥、万豪周六福、九龙乔丹等年度之星门店持续展示,珂霖珠宝、九龙意尔康等月度优秀门店奋起直追,吸引来往群众驻足观看,“曝光度”满满。
结合城管“三进”工作,娄底开展“门前三包”星级门店、共产党员先锋岗、优秀志愿者评选,创新推出景区游览免费、免费停车、汽车加油优惠等“礼遇”政策,激发全民管城活力。“依托礼遇政策,党员、志愿者的行动得到赞许,商户获得曝光,更让城市治理有‘颜’有‘料’。”娄底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城市治理是一首多元主体同频共振的交响乐,需要党员、职能部门、志愿者、群众等同心为“弦”,方能共谱和谐乐章——
党建引领,熔铸城市治理共同体。自启动“全民管城 共治共享”工作以来,娄底把党组织建在网格、商圈、小区“最小单元”,首先在4个先行先试商圈和17先行先试小区成立党支部,逐步向3万余家门店和934个小区全面推广。
全民参与,激活城市治理生态链。强化居民业“主人翁”作用,去年引导17个试点小区建立自治组织54个,推选楼栋长545名、单元长1578名,湘煤机清潭小区等一批老旧小区,实现从“弃管”向“齐管”蝶变;深入推进“物业进家庭”,在171个小区推广物业协同治理的“星物管”模式,处理邻里矛盾3723件;累计发展城市管理志愿者20余万人,开展各类志愿活动58万余人次,基本实现“一个家庭至少一名志愿者”。
部门协同,攻克城市治理“老大难”。通过建立城管执法、住建、公安交警、市政维护、消防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共同下沉工作一线,协调解决城市管理问题。去年以来,中心城区共解决跨部门民生问题1065个,联合整治劝离违规停放车辆12600余台,依法处罚抄牌违停车辆29705台。
一路一花满城花开,共治共享答好题中之义
5月以来,娄底中心城区乐坪大道、吉星路等路段,绯扇、粉扇、彩云、梅郎口红等130多个品种的月季竞相开放,组成月季花墙,把群众日常出行的街道装扮得如诗如画,为市民和游客奉上一场五彩缤纷的视觉盛宴。
在娄底,还有红叶李一条街、紫荆一条街、红梅一条街等,成为群众出行打卡的“网红目的地”。一路一花、一街一景、满城花开,厚植生态底色打造绿美家园,市民群众真实触摸到城市治理现代化带来的共治共享“福利”。
用匠心细节雕琢宜居生活图景。娄底在小区、街区和商区推行微建设、微服务、微管理,在醒目位置张贴城管“进小区、进路段、进门店”网格服务牌,市民可扫码了解城市管理政策、反映城市管理问题。优化“公园公厕”便民地图,推动中心城区137座公共厕所、50个公园广场改进升级,可实现手机“一键寻厕”“一键寻园”。
以全周期服务培育发展沃土。娄底开展“重商、护商、赢商”服务保障行动,优化“潮汐摊位”服务地图,中心城区14个商业广场的商业促销活动仅需提前备案;打造“便民微市场”,常态化设置自产自销农产品、夜市经济等集中疏导区42处、提供摊位2624个;制定21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实行“轻微不罚”“首违免罚”,去年以来,对537起轻微违法行为和1.15万台人行道违停车辆实行免罚。
答好共治共享“大题”,娄底以精细化治理护航城市发展,在宜居宜业宜乐宜游上持续加力,让城市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