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时事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4月1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危与共 荣辱与共 患难与共
——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明确指引

  4月15日,在赴吉隆坡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星报》《阳光日报》发表题为《让中马友谊之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的署名文章。

  马来西亚各界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围绕战略引领、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多边协作等方面展开论述,深刻指出中马是安危与共、荣辱与共、患难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他们深刻认同习近平主席的重要主张,愿与中方一道推动两国友谊之船行稳致远,共同开辟发展、壮大、繁荣的美好前景。

  友好情谊“切水不断”

  中国唐代义净法师首次用文字记载下古吉打王国历史、明代航海家郑和5次到访马六甲、马来西亚南侨机工帮助打通滇缅公路生命线……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强调,中马“‘切水不断’的世代情谊随着历史演进愈益深厚”。“习近平主席用马来西亚谚语‘切水不断’形容两国世代情谊,非常贴切。”马来西亚前交通部长廖中莱说,中国始终秉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与马来西亚平等交往,这是马中关系能够长足发展、成为地区内国家关系典范的重要原因。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习近平主席这样阐述中马命运共同体的真谛。马来西亚国会议员、区域策略研究所主席李健聪对此深有感触:“面对金融危机、地震、疫情等挑战,马中两国始终同舟共济,在相互驰援中不断增进理解和信任。面对当前变乱交织的世界,两国应继续巩固深化双边关系,共同应对新变化新挑战。”

  马来西亚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陈泓缣说,近年来,马中两国高层互访不断,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2024年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总理安瓦尔就任以来三次访华。“相信习近平主席此访将推动两国关系达到新的高度。”

  务实合作硕果累累

  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重点推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蓝色经济、旅游经济合作……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强调,要厚载务实合作的压舱石。马方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为进一步深化两国互利合作指明方向,必将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马来西亚十分珍视同中国的合作。”马来西亚经济部长拉菲齐·拉姆利说:“我认为目前两国经贸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这些年,中国在马来西亚开展的合作项目越来越多,给马来西亚带来宝贵、广阔的发展机遇。”

  《阳光日报》总编辑扎姆里·兰布利说,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大力投资,带来了马中关丹产业园、东海岸铁路等合作项目,马来西亚将中国视为重要贸易伙伴。同时,“比亚迪、奇瑞、小鹏等中国电动汽车品牌正在赢得马来西亚民众的信任,越来越多出现在马来西亚的公路上”。

  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强调人文交流的重要性,指出“要划好人文交流的船桨”“增进彼此特别是青年一代相知相亲”。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长赞比里·阿卜杜勒·卡迪尔对此深有同感:“越早培养青年一代相互了解和信任,两国未来的合作基础就越牢固。”他说,当前双方正共同推进文明对话等项目,鼓励青年群体交流互访。期待习近平主席此访进一步推动两国在高等教育、技术培训和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合作,开启马中教育合作新篇章。

  多边协作面向未来

  “我们要扬起多边协作的风帆”“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的这些论述,引发马方人士共鸣。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正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当前,全球经济呈现关税壁垒增多、保护主义上升的态势,但我们不能随波逐流。”马来西亚努桑塔拉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阿兹米·哈桑说,马中两国都是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受益者、贡献者和坚定维护者,“我们始终呼吁区域合作,希望从开放、自由的全球经贸体系中获益”。

  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中国全力支持马来西亚履职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期待马来西亚作为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更好发挥桥梁作用,并强调推动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破浪前行,携手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马来西亚科技与创新部长郑立慷对此表示,期待习近平主席此访进一步强化东盟与中国的关系。马来西亚致力于推动建设更具前瞻性的东盟-中国关系,以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马来西亚支持区域一体化,希望在贸易、投资、科技、可持续发展等关键领域加强对华合作。

  “从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中,我感受到中国同国际社会团结协作的开放姿态和强烈意愿。”老挝资深外交官西昆·本伟莱说,随着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东盟国家与中国将迎来更广阔合作空间与发展机遇,携手向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阔步前进。

  (据新华社吉隆坡4月16日电)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