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省“楚怡”教学名师邱玉函扎根乡村师范教育十五载,将学校创始人、世界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的教育社会化理念注入教育创新,以晏阳初“用文艺教育治愚”的思想为灯塔,在数字化浪潮中探索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教育新范式,成为新时代平民教育思想的践行者。
传承:从“博士下乡”到社区教育创新
邱玉函在攻读农村社会学期间,效仿晏阳初开展田野调查,探访乡村古民居、敬老院、大学生村官等,撰写论文独立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农村经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有关学术期刊等,亦有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她放弃南京高校工作返乡任教,重走晏阳初“博士下乡”之路。她开发“君子三课一衔”教学体系获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研发的《童林妙语》《幸福手册》等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以及“君子一日常规”教育仪式在多所农村学校推广应用,做国学培训近百场。面对当下的老龄化社会需求,作为学前教育与康养学院院长的她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培养既能照护儿童又能关怀长者的社区教育与服务人才,指导学生在“楚怡杯”湖南省技能竞赛社区服务实务赛项中斩获一等奖。
破界:戏剧教育唤醒生命潜能
“戏剧是晏阳初先生推行平民教育的法宝之一,今天我们更要用好这个‘魔法棒’。”邱玉函长期研习“教育戏剧”,考取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博士,建构沉浸式“教室剧场”以点燃课堂革命。她引入改良后的光影剧、布袋戏等“非遗”工艺,带领师范生深入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戏剧教育实践。她在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学竞赛中2次荣获一等奖,被全国妇联中国儿童中心授予中国戏剧教育金面具奖,论文发表于顶尖学术期刊《学前教育研究》。学生评价其课堂是“思想碰撞的磁场”,农村定向公费师范毕业生李梦燕说:“邱老师的课堂给我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在不一样的探索和体验中发现从未意识到的天赋。”
革新:数字技术延展教育边界
“晏公是电化教育的先驱。”邱玉函领衔研发广播剧、动画、非遗儿童剧等数字资源,主持幼儿文学、普通话课程分获国家级、省级在线精品课认证,斩获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让传统教育在云端绽放新芽。
从田野调查到虚拟课堂,从教室剧场到社区服务,见证着邱玉函让晏阳初教育思想在数字时代生根的初心。她说:“我们要让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想,在每一堂有温度的课里获得永生。”
(陈明华 段 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