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观点·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2月0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瑶:
让每一朵“花”都找到属于自己的绽放方式

    苏瑶和学生谈心。通讯员 摄

  【人物】

  苏瑶,女,1992年出生,韶山市杨林乡学校教学副校长、韶山市姜堰希望学校校长,主教音乐。曾获评韶山市优秀青年教师、湖南省青年骨干校长培训班优秀学员,受聘担任韶山市思政大讲堂“我的韶山行”讲师。

  【日志】

  2月3日,立春,恰逢我值班。

  清晨的阳光如丝绸般轻柔,洒在姜堰希望学校的操场上,给校园披上了一层淡金色的薄纱。

  坐在办公室里,我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桌上那张《三水杜鹃红》的电影海报上。

  这部数字网络电影,主人公是以我校名誉校长、锦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焕军为原型。2003年,居住在江苏省姜堰经济开发区的李焕军先生被一场关于毛泽东同志的演出触动,从此20余年如一日,支持韶山乡村教育事业发展。

  爱心人士的捐赠,改变了许多乡村孩子的命运。作为姜堰希望学校的校长,我可以做什么?

  2023年9月的一次探访,让我有了新想法。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第一次来到小杰家。

  家长站在一旁,眼眶泛红:“这孩子,从小就听不见,也不爱说话,其他孩子都不愿意和他玩……”

  小杰蜷缩在一角。那一刻,我的心揪得生疼。每个月两到三次,我和其他老师轮流到小杰家送教上门。

  教育应该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我开始谋划,在这所乡村学校探索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之路。

  2024年9月,包括小杰在内,7名特殊儿童进入我们学校特设的特教班学习。上午,他们像普通孩子一样上课;下午,老师们为他们开展“一对一”训练。

  入校时,小杰紧紧拽着我的衣角。为了让他尽快适应新环境,我特意准备了一套手语卡片。每张卡片上都画着生动的图案,背面写着对应的手语动作。第一次使用卡片时,小杰的眼睛亮了。他小心翼翼地翻看着,像在探索一个全新的世界。

  课间时分,我安排了几位热心的高年级同学做小杰的生活助手。起初,小杰总是躲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其他同学嬉戏打闹。后来,他们渐渐走到了一起。

  午餐时分,生活助手牵着小杰的手,带他去食堂打饭,小杰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体育活动中,小杰不再只是旁观者,他和其他同学一起,快乐地向前奔跑。

  每当我看到他自信的笑容,就会想起那个曾紧紧攥着我衣角的羞涩男孩。原来,在爱的浇灌下,每一朵“花”,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绽放方式。

  小安是个自闭症儿童。入校那天,他低着头,像一只受惊的小鹿。

  起初的日子并不容易。小安总是独自坐在教室的角落,用双手不停地拍打桌面,发出“啪啪”的声响。这是自闭症孩子典型的“蝴蝶手”行为,是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

  但友爱的同学们很快便接纳了他。吃饭时,孩子们七手八脚地帮他搬来椅子,有人把自己的水果分给他,还有人教他怎么用勺子。小安笨拙地模仿着,脸上绽放出了我从未见过的笑容。

  小安的父亲告诉我,小安开始期待上学。今年元旦过后,我坐在办公室整理教案时,小安紧紧攥着一根烤肠,“献宝”似的举到我面前,让我尝尝。我愣住了,这是他最喜欢吃的零食。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封闭的世界里,有一扇窗,正缓缓打开。

  这群孩子的改变,让我更加坚定了融合教育的方向。

  我着手组织教师团队,定期带孩子们走进周边企业,让他们在劳动中成长。每周,我们设定“融合教育日”,特教班的孩子在这一天可以自由选择课堂,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

  手工教室里,孩子们专注地捏着手工花;武术场上,一招一式都透着朝气;合唱团里,天籁般的童声此起彼伏;美术室内,画笔在纸上舞动,描绘着童真的世界……

  孩子们茁壮成长,姜堰希望学校也在今年初被评为2024年湖南省融合教育实验校。

  我和老师们激动不已,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改善教学环境,有更多的场所帮助特殊的孩子们,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日常洗漱、更衣吃饭……这些在普通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需要我们耐心地牵着他们的手,反复学习。

  融合教育就像一座桥,连接着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世界。这座桥上,有理解,有包容,更有爱的传递。在这所充满爱与包容的校园里,我将继续守护这些孩子,陪他们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整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