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改革潮涌 三湘竞发——2025湖南省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
改革潮涌 三湘竞发——2025湖南省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路高歌铸辉煌 奋楫扬帆再出发
——长沙医学院高质量发展纪实

  砥砺前行,铺展历史画卷;奋楫笃行,书写时代华章。

  盘点近年来的工作,长沙医学院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教育教学不断取得新成绩,学科建设不断获得新成果,科研工作不断攀升新台阶,人才培养不断取得新突破,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实现新跨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展现新气象,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变成美好现实。

  成绩的背后,是长沙医学院始终坚持“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千年长医、济世惠民”的办学宗旨,“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攻坚克难抓改革、守正创新谋发展的不懈追求。

  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1989年,回应时代的呼唤,我国第一所民办卫生职业学校——湘南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破壳而出”。这便是长沙医学院的前身。

  历经中技、中专、大专、本科四个发展层次,办学地点从衡阳西郊到省会长沙,长沙医学院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留下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也创造了我国民办医学教育史上的多个“第一”。

  1992年10月,在衡阳市西郊征地90多亩,成为全国首所买地建校的民办学校。

  1996年,经省政府部门批准成立“湘南卫生中等专业学校”,纳入国家招生计划,成为全国首所民办医学普通中专学校。

  1999年,通过国家教育部门评审,升格为全国首所全日制民办医学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湘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学校毅然挥师长沙。

  2006年,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成为国内首所招收医学留学生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

  2011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5年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7年列入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点,2019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国内首批通过三项全面大评估的民办本科院校之一,享有全国先进办学单位、全国就业先进院校、湖南省文明高校等美誉。

  以史鉴今,行在当下!三十余年来,长沙医学院主动面向社会,服务基层,注重内涵建设,逐步形成了医教研相结合,培养基层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办学特色,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 15 万余名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中3万余名扎根基层、服务社区,已有4000余人成为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专业骨干,他们扎根基层、甘于奉献,为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强筋健骨,以质立校

  “办好一所大学,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是核心竞争力。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肌体,基础设施是骨架,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创新、服务社会等,则是支撑肌体健康发展的筋骨。筋强骨健,肌体方能健康成长,行稳致远。”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长沙医学院近年来在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注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办学软实力。

  ——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构建学科专业体系。按照“适应需求、巩固基础、发展应用、培育特色”的建设思路,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形成了以医学教育为主,医学、文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模式。拥有35 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在2024年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拥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3个。

  ——注重党建引领,强化思政课程育人作用。每年投入300万元党建专项经费,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建设;高度重视思政教学工作,努力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目前共建有25门省级、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30项省级、27项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挂牌成立了校级科研平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长沙医学院研究中心”,力争3-5年将其建设成为湖南省人文社科的重点研究基地,学校也因此获评湖南省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注重科研创新,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质效。始终坚持“基础研究服务临床应用”的核心理念,科研与转化双轮驱动。近年来,教师主持科研项目89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218项;荣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2项,是省内唯一一所获得2项该荣誉的民办高校;中医药农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惠及农业生物、疾病防治、生态农业等多个领域,更为中医药农业的产业化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深入医教研合作,探索合作育人新模式。高质量建设了直属附属第一医院、湘潭市中心医院等1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8所教学医院,构建起“六位一体”的全面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擘画蓝图,向高而攀

  “我们将以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为契机,全面加快‘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奋力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科大学建设新篇章。”长沙医学院校长何彬生一句话道出长医人的雄心壮志。

  于是,2024年9月,长沙医学院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绘制了《长沙医学院强化审计整改加大“十四五”末和“十五五”教育教学科研投入及贫困师生资助实施方案》。

  按照规划,2024年至2030年期间,长沙医学院将在原定投入的基础上,再增加总投入45亿元以上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投入、提升科研能力水平、资助贫困师生,优化长医育人环境,实现一流大学目标——

  加大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投入。计划每年追加2亿元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升学校的软硬件实力,开创教育新纪元。其中,将新增3000万元进一步改善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推动学校硬件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提升师生幸福感;追加投入3000万元用于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建设智慧校园。

  加大科研投入。计划投入总计9亿元用于学科建设,力推“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更多学科跻身国际一流行列,全力推动科研创新与学科飞跃;将重点建设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并瞄准中医药农业生物基因组学建设国家级实验室,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加大对贫困师生的资助,构建全覆盖资助体系。按照计划,该校将拿出6.5亿元,用于帮扶困难教职工和贫困学生,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潜心医术、报效社会的壮志豪情。值得一提的是,从2024年起,该校推出了“学费全免”政策,对成绩优异的物理及历史类考生按录取专业免交第一学年学费,共免除学费近1000万元。

  跬步江山,未来可期。站在新的起点上,长沙医学院将一如既往推进医学教育创新改革,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勇扛教书育人和治病救人的双重使命,为创建特色鲜明的区域一流应用型大学不懈奋斗,为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福祉,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周 佳)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