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络上的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当代大学生要旗帜鲜明地抵制和批判。”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建跃正在专题讲座上宣传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理念,台下的学生认真倾听,频频点头。这是该校打造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三同”模式中的一部分,该模式是为更好地提升师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素养。
该校党委副书记苏玲介绍,自2021年起,学校着力打造教辅同心、媒体同频、资源同向的工作模式,组建由党政干部、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组成的“同心”小组,协同制订教学计划,协同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搭建官方微信公众号、易班、视频号等自媒体平台矩阵,策划制作网络安全科普系列推送与短视频,形成同频共振又融汇贯通的网络育人“生态圈”;通过组织协同、课程协作等方式打造由思政课程体系、课程思政体系、文化活动体系组成的“同向”育人体系,形成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合力。
近年来,学校以“三同”模式为抓手,利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网络安全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面向全校师生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专题理论教学120多个学时,举办专题讲座70余场、校园文化活动10余次,覆盖师生1.5万余人。
“随着这一模式的推广,学校师生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明显增强。”该校党委书记杨兰英说,“学校将进一步优化‘三同’模式,聚焦中心任务,把握关键环节,力争实现新突破、新进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新范式。”
(文炳勋 张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