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民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2月2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需要怎样的妈妈

  老师:

  最近在读高中的孩子放假在家,经常和我发生争吵。以前那个天天黏着我的孩子完全变成了另一个样子,说我控制她,我的爱让她压抑、窒息。我全身心地照顾她,以前她经常说我是世界上最爱她的人,我不明白我对她付出那么多的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孩子到底需要怎样的妈妈?

  焦虑的妈妈

  孩子家长:

  “孩子需要怎样的妈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每个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的需要都不一样。

  孩子需要有共情能力的妈妈。孩子需要妈妈能看到并重视Ta的情绪,能准确识别孩子情绪并能帮助孩子表达出来,比如“你生气了”“你感到伤心”“你看上去很高兴”。通过妈妈的表达,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时,慢慢就会去发现、熟悉、发展自己的情绪世界,而不是长时间滞留和压抑在自己的情绪迷茫中。有共情能力的妈妈能识别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能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情绪背后的需求,而不是用情绪表达需求。比如对孩子说:“如果你需要妈妈帮助的话,可以用语言表达。如果你发脾气的话,妈妈不一定能马上明白你的想法。”经常这样引导,就会发现,孩子越来越能够清晰地表达需求。

  富有共情能力的妈妈会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而共情能力弱的妈妈,会让孩子觉得妈妈独断专行、自以为是。

  孩子需要无条件爱自己的妈妈。一方面,孩子希望妈妈在日常生活中能积极回应自己,用肯定、赞美的语言回应孩子,孩子就会成长为一个自我感觉良好、自信、积极乐观的人;反之,妈妈常常贬损、打压孩子,那么孩子会成长为一个自卑、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另一方面,一些妈妈为了激励孩子,用一些条件和爱孩子捆绑在一起,比如在孩子考出好成绩时,妈妈会非常开心,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妈妈则恶语相向、发脾气等,这会让孩子认为妈妈爱的是我优秀的成绩,而不是我这个人。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个或患得患失、或逆来顺受、或内心不笃定的,听到批评便暴跳如雷的低自尊的人。

  无条件爱孩子的妈妈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会把自己的愿望和喜好强加给孩子,更不会让孩子觉得妈妈的爱是有条件的。

  孩子需要适时退出的妈妈。孩子出生后全身心依赖、依恋妈妈,进入与妈妈的共生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也感受自己被需要被爱。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与妈妈的“共生关系”走向分离,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孩子获得了生理上、心理上的独立性,能够自由表达自我的意志,最终成长为一个人格独立的人。而妈妈们有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与孩子要分离,希望还能享受被孩子需要的感觉。不能放弃“共生关系”的母亲,势必会压抑孩子独立自主的需求,而长大的孩子需要妈妈接受自己的独立,尊重自己的选择,需要妈妈适时退出,让自己走向自己的世界,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

  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拉近距离,只有母爱,是为了让孩子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这正是母爱伟大的地方,因为爱很容易,放手却很难。

  湖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团队 龚勋

  (长沙理工大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