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时事·观点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2月0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春节也需时代表达

  朱金良 陈卫国

  今天是大年三十,连日来,桃江县到处花团锦簇、张灯结彩、喜气盈盈。写春联、送福字、杀年猪、购年货、打年糕、做印子粑粑……各式春节“氛围组”纷纷上线,营造出浓厚的春节气息。而舞龙舞狮、地花鼓、三棒鼓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艺表演也如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为节日增添欢愉的气氛。

  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老百姓对生活的美好祝福和期盼。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顿年夜饭是人们辛劳一年的盼头。如今,如陀螺般运转一年的人们,更加珍惜过年时难得的团聚。大年三十这天,和家人一起做一顿团圆饭、一起大扫除,备好红纸请村里的老先生手写春联……传统的年俗承载着人们对乡土的眷恋,更寄托着情感上的团圆。当然,传统节日的形式不会永远停留在昨日,而会与时间一起奔涌前行。在此过程中,传统节日也将被赋予更多创新的时代表达。

  在当下,年味与时代韵味相结合,催生出新面貌。鞭炮少了,礼物变了,陋习也少了,“节日腐败”得到遏制。与此同时,网络联欢、手机送福、在线抢红包等活动,无不体现着现代科技时空里节日礼俗的推陈出新。传统节日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既源于与生俱来的厚重文化内涵,更得益于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以新表达、新诠释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过年”这一厚重的仪式将在不断变革的时代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

  过年既是传统的延续,也是现代的创新。立足新时代,为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才能不断孕育出传统节日的时代韵味,为文化繁荣注入不竭动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体验到过年的意义所在,让这个节日成为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