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高安
鬼使神差,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两个人,有时“倏”地被你拴到一根绳上。比如邓桂荣与“阎老能”,竟结伴游荡于我昨夜一夜清梦中。
“阎老能”,本名阎振合,全网“最美儿媳”蓓蕾的公公。近年来,他以八字碎步,憨直犯犟,海吹神“能”,70多岁成为网络红人。直接打脸张爱玲所谓“出名要趁早”。
邓桂荣呢,是我仁兄和邵阳老乡,有着传奇经历的退休中学教师。他与“阎老能”堪称文武“二星”。
素描“二星”
传奇经历,促使邓桂荣弃理转文。自2003年出版《寻找天堂》起,以沉迷出书、倔强出书、多次出书、出多版书、出书不止而闻名。其《真理求索历程》有A版B版,A卷B卷,详编精编,不同书号等。
而阎老能一口河南腔,个子、文化不高,却心气高高。他在家务农多年,改革开放后可能进县城做点小生意。以浓眉大眼、有棱有角的表现,阎老能年轻时应该有点“能”。
“咚咚锵”“咚咚锵”,其滑稽的碎步间,透出阎老能当年的风风火火。如今眼睛一瞪,脸色一沉,仿佛面如黑炭、凛不可侵的“门神”尉迟恭。
比尉迟恭神气的,是阎老能那“指点江山”,海吹神“能”的作风,且一直严肃认真地往上冲。
阎老能在吗?“我在,在的很!”
阎老能什么文凭?“清华大学!”
阎老能有钱吗?“我随随便便拿出几十几百亿!”
阎老能是否打鬼子?“鬼子看到我都怕……”
与家人对话,阎老能每天上演“活话剧”。“能”,源自阎老能30年前,遭受车祸后患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患病后,一家人对老爷子不嫌弃,千方百计孝敬尊敬、保护宽容他,尤其是其儿媳蓓蕾,对公公很有孝心。其日常生活被拍成视频挂在抖音上,吸粉数百万,既温暖网络,又尽显风趣幽默,有敬老教育之效。你说阎老能“能”不能。
而邓桂荣之“能”,因40多年前的一场生死恋。
1977年恢复高考,十八九岁邓桂荣,首揭家乡一带的榜单。其天赋异禀,过目成诵,成名成家似乎也指日可待。加持根正苗红、高挑帅气,邓不招蜂引蝶都难。可是,他偏偏爱上女同学L,二者眉目传情,触电如火。但依当时观念,L家庭成分不好,邓家坚决反对。
邓斗不过传统势力,但又深爱着L,日思夜想而不得,彻夜失眠,神情恍惚。终致精神错乱,深夜出走野外,差点以身殉情。然后是休学留级,从天之骄子神坛上狠狠摔下来。
好在老天有眼,邓后来基本康复,大学毕业在家乡中学教化学。病后,他深深思索社会与人生,并爱上阅读和写作。
“情痴”邓桂荣
邓与我是数里同乡,在大学同校一年,同样直爽坦诚,更因文学之缘,自然亲密无间。大学李子园里无李子,有无数罗曼蒂克。晚餐后相伴散步,我俩雷雨打不脱,文学的、乡愁的、青春理想的,无所不谈。
邓大我几岁,毫无违和感。我的中文系课本,读后逐本移交给他,让他紧跟着,在文学天地里,与屈原、李白、曹雪芹、鲁迅、托尔斯泰、普希金、泰戈尔等“打得火热”。从此,邓更加青春焕发,更富有悲悯情怀,更激起对国家民族、对传统文化的爱。
邓学以致用,文思敏捷,常常面朝资江,春暖花开。宇宙运动,世间万物,他常有思考、挖掘、剖析,均会吟诗作赋,语出褒贬。
他《浅论迷信与科学》,回答《人类能够征服自然吗》《从宇宙之大看人类之微》,探讨《何处是天堂》,对《宗教的批判》,试图建立《政治与宗教的统一构想》,相信《马克思主义永远也不会过时》,并且对《中国当代反腐构想》进行摸索……
他点燃导火索,丢进自己那化学脑袋中,生发出唯心、唯物之外的“第三世界”——二元中和宇宙观。其《试论二元中和及其信仰》(新华网2014·2·19)指出精神的本质,二元中和的属性,二元中和的发展趋势,颇具探索意义。
情在诗文读写之中,也饱含在与亲人友人、乡亲邻居、师生同学的交往之中。凡与之深度交集者,邓桂荣均给予极大关注、回味和反思,且有诗文奉献、真挚表达。浓墨重彩的有邓平良、姜远峰、卢卫中、周爱球、张汉民、吕纪生、吴景峰、王立中、杨庆堂、阳启生、曾剑鹏等,还有我。
2014年8月24日,邓作诗《又梦高安友》:“现实中的铁哥们,梦境里的常见客。莫道身有千山隔,电话QQ把心连。劝君别为俗事累,潇洒地球走一回”。
我离开邵阳后,与邓深度交流减少。清明,我携妻儿回乡,彼此见一面,也是言语寥寥,我生怕不慎刺伤他。我把要向他倾诉的紧紧包裹起来,他当然不会理解尘俗中的我。
对不起,我的仁兄!我今生难忘与你度过的燃情岁月,难忘你首月工资资助我!其实,你无数次跳进我梦不愿离去,我再也未遇如你真挚重情之人!
请呵护“纯真”
老婆是人家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多年前,长沙书法两君,碰巧同桌吃饭。席间谈起书法,两人各吹其好,争着争着,竟然厮打起来。
几十年几百篇诗文,都是“亲骨肉”,邓日思夜想付之出版,让大伙认可他。但是若非出版社看中,买书号、设计印刷、发行等,何其难。
邓无钱无权无平台,一个月几千工资被妻掌管。邓妻是贤惠实在人,然而在出书上,夫妻总尿不到一壶。怎么办?邓只好抡着仿如少女般薄的脸皮,四处借钱。未开口,先诺还钱计划。可是应者寥寥。这年岁大家都不容易。再说,这次出版了,过一两年又要出,何时是个尽头。书出不来,邓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毕竟义士在也。如深圳名律师曾剑鹏,一次就出手两万余元。书一出版,邓捧起来贪婪吸香,仿佛百战归来将军,抚摸着战利品。于是不厌其烦地送书,也不考虑别人会不会看。他还常常微信交流,“检视”你看过其书没有。这些人每每高评鼓励。曾剑鹏评说,“邓文立意高远,朴实真诚,让我闻到哲学的味道,触摸真理的王国”。
邓对此格外珍视,不管你是真心还是敷衍。他与外界接触交流少,对世事人情“半梦半醒”。
这与阎老能绝配。阎的病态,醒糊不定,常常“语惊四座”。他俩一些思维惯性、是非标准、价值观念,还是“老刀牌”。阎老能时而赞颂几句“伟光正”,调几句标准俄语,唱起五六十年前的《打靶归来》竟然一字不错。酒醉心里明,癫子打仇人。他俩总体是正直善良和真诚的,或者用“纯真”更为恰当。
也许,应该庆幸他俩,少了许多世故世俗的元素,没有尔虞我诈、追名逐利、阴谋诡计。可贵的“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