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勇
“要落实对困难群众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的要求,就要深入基层社区,紧盯短板弱项,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近日,怀化市鹤城区委书记唐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鹤城区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落脚点,不断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精准服务回应困难群众需求。
鹤城区是怀化市目前唯一主体城区,面积722.8平方公里,人口71万,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接连实施,当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不但楼长高了、路延伸了,而且市容市貌变靓了。唐成认为,城市硬件建设提质,体现出一个地方的发展高度,而加强治理服务的精准度和精细化,才能更加彰显民生的暖度,增添城市的温度。
唐成介绍,鹤城区把群众“关键小事”当成干部心头大事,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记者了解到,该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数量占到特困对象总数的81%,虽然对他们的生活保障不成问题,但依然存在委托照料和探访关爱不到位、患病无人照看、缺乏专业护理等突出问题。去年以来,鹤城区委、区政府整合民政、残联、医保、住建、乡村振兴等部门资金,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率先对分散供养特困对象建立医、养、转、护“e站式”24小时不打烊服务照护。承接服务的机构安排专门的“地方话话务员”,每周与对象不少于3次电话问候,安装“亲情服务”标牌,确定紧急事件联系人,及时与对象沟通交流,提供24小时服务热线,做到随呼随到、服务到家。
该区锦溪社区分散供养特困老人、今年90岁的余大爷告诉记者,有什么事情,打个电话,医生就来了,量体温、测血压,给建议,还有志愿者来帮助理发,做家里卫生。居家养老服务从原来每个月4次增加到了7次,自己不用搞卫生,家里也干干净净的。
唐成谈到,两年来,“e站式”24小时不打烊照护提供上门服务4800多次,开展集中养护32人、医疗转运1000余人次,服务单位先行垫付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就医诊疗费37万余元。目前,全区得到该类服务的照护对象增加到500多人,基本做到应纳尽纳。
为了解决部分老年人就餐问题,今年以来,鹤城区在全区7个街道、66个社区部署开辟社区食堂(长者餐厅)。各助餐点除了保障饭菜质量可口安全外,还针对老年人的作息规律,提前开放、延迟歇业,设立书报架、饮水机等设施,让餐桌在非就餐时间成为“书桌”“茶桌”“会议桌”,丰富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充分考虑老年人腿脚不便、易发生跌倒等情况,区里还为各助餐点配备适老化设施,解除了老年人和运营企业的后顾之忧。
唐成谈到,一座城市的温度,最能从老人的笑容、孩子们的欢声中感受得到。鹤城区把老年餐桌办成“餐桌+书桌”、“餐桌+茶桌”,就让更多的高龄、独居老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大家庭。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全区开展“点亮微心愿·党群圆梦行”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围绕儿童需求开展课外辅导、亲情陪伴、兴趣养成、安全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成年人在活动中增强了守法意识,孩子们进一步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2022年,鹤城区获得“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荣誉称号。
唐成表示,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鹤城区“放管服”改革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求标新而创新,而是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这既检验干部的思想情怀又考验实践能力。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顺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就能通过干部的辛苦指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