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田创新机制、赤诚服务
解决困难群体就业难、企业用工难

  贺朝群

  一方面是困难群众就业难,另一方面,却是企业用工难。两者之间能否找到契合点?

  新田县创新服务模式,有效破解困难群体就业与企业用工双难题。今年以来,该县人社等部门为园区企业招聘员工2063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520人。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新田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上年增长6.2%、7.0%、7.5%,增速分别排永州市14个县(市区)的第3位、第4位、第1位。

  扛牢政府主责

  把好工作推进关键点

  新田县将用工服务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首要事项清单,要求各级各部门定期研究、及时部署。

  围绕困难群体就业和企业用工,深化、细化部门服务职责,针对企业用工需求不明、生产经营状况掌握不及时、求职信息不畅通、困难群体就业状况不了解等存在的问题,新田县建立“日访、周报、月会、季结、年考”机制,组建专班、明确专人每日分赴园区企业和困难就业群体逐一探访,每周汇总企业入职、离职人员数据,每月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招工服务专班人员入企探岗和分析座谈,每季度统计企业吸纳就业和乡镇(街道)推荐就业情况,并进行通报,每年对各责任单位落实招工服务和困难群体就业工作成效进行考核评估,实现两项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推进。

  全力服务企业促发展,带动就业。对提出用工需求的企业,要求相关部门做到“1日响应,2日下达”,即:1日内完成企业需求核实与评估,2日内实现各类平台上线发布及向基层就业服务机构下达用工需求。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各类企业及个人补贴,积极推行“免申即享”“直补快办”政策,深入开展“纾困增效”“百名干部联百企”等专项行动,对企业开展“送政策、稳增长、促发展”服务。

  打通双向脉络

  畅通人岗对接主渠道

  突出信息摸排,筑牢精准服务根基。将精准掌握企业和求职者双向需求作为开展服务的基础,建立“2端6清单”,安排专人及时规整、动态掌握各类供需信息,确保后续服务有抓手、更可靠、可持续。

  发挥数据优势,打破盲目求职困局。全面构建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打造“1234+X”的“新就业”智能求职平台,实现自动甄别分析全县劳动力就业状况,自动双向人岗匹配,自动分析企业入职、离职与稳岗情况,自动预判用工形势,对就业困难群体自动优先推荐岗位信息,提升管理精准度,在省内率先实现大数据在就业领域的深度应用。

  注重政策引路,激发“双向奔赴”动能。围绕破解困难群体就业与企业用工困局,强化政策服务供给。着力打好“降、缓、补”等政策组合拳。今年以来共为303家参保企业减免社保费401万元;为29家企业缓缴社保费105.46万元;发放社会保险补贴56.15万元。坚持把用工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出台《新田县支持园区企业用工服务意见二十二条》,配套形成了人才引进和流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突出招稳结合,注重解决出行、教育、住房、医疗等领域的“关键小事”,积极推动引才待遇落实。今年以来,共发放招工服务补贴、稳岗补贴共计40余万元,为企业员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741人。

  提升服务品质

  搭建助企惠民“连心桥”

  以利企、便民为导向,围绕人事人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业务领域靶向发力,聚焦就业与企业用工痛点、堵点、难点,从流程、机制等方面提供便捷、精准的“一站式”服务,让惠企便民政策“一个不漏”。

  拓展服务深度。设立就业与用工服务满意度回访专岗,开展“售后服务”工作。每月对企业及新入职、未入职、离职三类人员进行回访调查,全面了解企业生产和困难群体就业情况,精准掌握各类缘由,跟踪问效各级服务效果。变被动受理问题为主动发现问题,将工作的评价权、监督权交给企业和群众,倒逼服务品质提升。

  拓宽服务广度。积极打造安全、实时、快捷的“直播带岗”“入企探岗”“码上就业”等招聘服务新模式;通过线下招聘会、专项招聘等方式,搭建求职用工供需桥梁;加强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在各专业实施“联合培养、共同考核”“学校教育教学+企业教学实习+顶岗实践+就业”的校企全程合作培养模式,实行“合格一人、就业一人”。对就业困难人员安排一对一联络指导,深化“311”就业服务措施,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技能。

  提升服务温度。创新实施“一站式”保障服务,开展劳动仲裁开放日活动,邀请企业家代表、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等到仲裁机构观摩庭审,将“流动仲裁庭”开在产业开发区和企业“家门口”,现场调解或审理纠纷案件,实现仲裁关口前移。开通县内求职免费接送专车150余趟次,无缝对接园区企业实现就业1323人,安排农民工返岗专车17辆,通过“点对点”输送方式,帮助850名农民工返岗务工;将服务“最后一公里”缩短为“零距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