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劝体”走红
见证互帮互助的力量

  杨维立

  “这个旅游攻略还能改进吗?我听劝!”“听劝,去这里玩真的不要带太多衣服。”最近,互助式、听劝式旅游在以小红书为代表的社交平台上风靡。不仅旅游有听劝版,穿搭也有听劝版,连房屋装修、亲子关系都有听劝版。

  听劝体旅游笔记大体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寻求帮助,一种是帮别人避雷。在一个个“问”与“劝”中,形成了鲜活的互动闭环。以“旅游听劝”的笔记为媒介,人们既乐于分享、改进自己的旅游方式,也愿意奉献热心建议,让真诚与善良在此相遇。在许多网友看来,“听劝体”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又不强人所难,特别适合网络社交。于是,从旅游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总能有网友给你来几句经验之谈。

  听劝式笔记的背后,也不乏商业活动主体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成就。比如,在小红书上已出现了不少商业性质的“听劝”笔记。“听劝”正成为一些商家打造品牌形象的一种方式。对网友提出的前瞻性、合理化建议,商家们十分乐意“听劝”。有的商家根据网友的建议,很快优化改进了产品,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诸如此类的案例越来越多,让“听劝体”持续活跃,助益良性消费。

  对于每一个求助者而言,广泛听取网友的建议和意见,择善而从,既能获取经验或新的认知,更能感受来自陌生人的温暖。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助人者也会在自己的建议被认可的过程中,收获情绪价值和友谊,感受愉悦和满足。越来越多的人这样想、这样做,网上网下的守望相助就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这是大多数网友的愿望,或许也是“听劝体”走红的真正原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