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9月24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辟源头活水 防止“跑冒滴漏”
靖州多措并举着力强化财源建设工作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宋代苏轼说:“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县域财源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县域财源建设事关治国安邦、富民强国。

  自我省实施“三高四新”财源建设工程以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高度重视财源建设工作,大力培植特色财源,注重可持续发展,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税收连续3年稳步增长,今年1至6月地方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同比增幅分别达10.65%和14.85%,为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获省财政厅财源建设先进单位,2022年获省政府财源建设真抓实干激励奖励。

  扩源头,培育产业,壮大企业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近年来,靖州财源建设工作主要在“抓机制、抓园区、抓产业”上下功夫,在“部门联合、长短结合、业态融合、平台聚合、资源整合”上求实效。

  2022年,靖州制定产业发展“1+8”文件,确立了以农业产业(茯苓、南竹、杨梅、中药材)为主导,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依托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抓好新兴后续财源,不断强化收入征管,财税收入增速明显提升。

  靖州作为全国著名的杨梅之乡、茯苓之乡,不断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全县杨梅种植面积达10.3万亩,总产值达14.5亿元;茯苓种植320万窖,在10个省152个基地种植2000万窖,总产值达46.7亿元。仅茯苓产业,在全县全口径年税收占比超过10%。

  靖州把谋划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推动大发展作为财源建设的首要任务。7月7日,修正药业集团在靖州注册成立修正药业集团(湖南)药业有限公司,项目落户该县茯苓科技产业园,总投资不低于13亿元,力争5年内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利税3亿元以上。

  通过不断建链补链强链延链,靖州产业园区聚集了一批支撑能力强、带动性好、税收贡献大的长效财源型产业。据统计,2022年,靖州全年培育税额200万元以上骨干税源企业16家,500万元以上骨干税源企业21家。园区技工贸总收入110.7亿元,税收1.81亿元,同比增长180%。

  补漏洞,应征尽征,应收尽收

  在积极涵养优质财源,加快培育新的财税增长点的同时,靖州对精准税收征管再发力,全面落实抓好政策落实,全面推进税费精诚共治,全面挖掘增收潜力,杜绝“跑、冒、滴、漏”,实现应征尽征、应收尽收。

  该县多渠道补齐税收短板,分行业、分领域开展税收清查专项行动,共清查补缴税款2800余万元;加大风险点排查,增加税收800万元;加大税收稽查力度,查补县4家纳税异常企业税收2500余万元。

  该县多方式抓实基金收入,加大土地出让力度,储备了一批拟出让土地,可实现土地出让收入2.5亿元。同时加大土地开发力度,提升指标交易收入。

  此外,靖州还加大力度推进业态融合发展壮大新兴财源,用工业化思维整合农业与工业资源,促使特色农业与精深加工融合、基地建设与旅游开发融合、城市规划与景区发展融合、产业园区与商贸物流融合,真正让一二三产业成为“一条链”“一盘棋”。加快补天药业马园中药材基地建设,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亿元,税收6000万元。

  据统计,2022年,靖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年均增长4.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36亿元,同比增长37%;2020年至2022年间,靖州地方财政收入不断增长,从3.4亿元增长到5.36亿元,年均收入增幅达到26%。

  (李夏涛 李大升 何 嫘)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