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周刊·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9月2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化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机制

  汪纯峰

  培养使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是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中之重。当前,须进一步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深化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青年科技人才规模快速增长,已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数据显示,目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达8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者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已低于45岁。营造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及社会相关各方共同发力。出台更加实惠的人才政策。深入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推动省级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向企业倾斜,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提升高校创新研发实力。比如在建设13个服务“三高四新”特色学科群、40个左右现代产业学院过程中,切实建立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建设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的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加快其研究成果转化,助推产业升级。

  深化评价改革。应以政府为主导,协同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科学合理的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改革现行评价标准,注重评价对象的实际贡献和创新潜力,构建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评价机制。注重评价对象的实际表现和成果,避免主观、随意评价。应打破身份、资历、任职年限的限制,配套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薪酬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交流机制。加强评价结果应用。根据评价结果,对青年科技人才进行分类、分层、分专业的管理和培养,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比如湖南-香港区块链应用联合实验室、先进结构材料及增材制造湖南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

  加大多元化投入。加大多元化投入对于培养和吸引青年科技人才至关重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比如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科研资助项目等方式,培育遴选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团队、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带头人。建立校企贯通、统一开放的高校科技成果信息系统。依托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整合资源,共建“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立联合式、订单式技术研发创新模式,遴选青年科技企业家并将其纳入高校创业创新导师人才库。鼓励高校青年科技人才面向社会和各类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培训等合作。引导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承接企业技术攻关难题,聚焦产业需求产出更多高价值科技成果。具体到我省而言,应深度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其中“挑大梁”“当主角”。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2022年,湖南新增授权专利92916件,其中发明专利20423件;全省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7133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16件,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648件;获中国专利金奖2项、银奖4项,居全国前列。以上专利不少源自青年科技人才。基于此,应加强知识产权法的宣传教育,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中,贯彻落实好《湖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与《湖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实施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建“三高四新”知识产权强省实施方案》等“1+N”知识产权综合性法规体系所确立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奖励机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知识产权申请、维权、侵权和评估、授权等,对其创新成果予以奖励表彰。与此同时,健全落实行刑衔接机制,加强各级知识产权局与司法、检察部门及贸促会等单位的合作,协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强化知识产权法律援助。实施《湖南省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法》,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加强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调解和维权,切实维护好青年科技人才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湖南信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高校‘大思政课’教学与数字时代新技术融合研究”(ND231880)阶段性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