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8月08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沙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推进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3%——
禁烧之后,秸秆利用大有可为

  制图\张杨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登

  眼下,早稻颗粒归仓,一派丰收景象。长沙实行最严格的农作物秸秆“禁烧令”,早稻秸秆怎么处理的?

  宁乡双江口镇种粮大户彭少华种了550亩早稻。他告诉记者,7月下旬抢收早稻,自动收割机一体化作业,秸秆被机器打碎,撒在田里。“我们这里的种粮大户,99%的早稻秸秆打碎还了田,只有极少部分被收购用于喂牛。”他说。

  而在浏阳双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车间内,记者看到,一捆捆经过机器加工后的方形秸秆堆积如山,这些便是用来栽培赤松茸和草菇的“土壤”。

  秸秆综合利用率91.84%

  超过八成还田

  2020年,长沙基本消除了露天焚烧秸秆现象。秸秆到哪里去?这些年,长沙一直在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方式。

  长沙市农业农村局统计,2022年全市秸秆可收集量158.46万吨,利用量145.53万吨,综合利用率91.84%。其中,“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食用菌基质)”“原料化(建材、化工、造纸等)”利用共23.82万吨,肥料化(还田、有机肥)利用121.71万吨。

  从数据看,121.71万吨秸秆肥料化还田,还田利用率占83.6%。也就是说,农作物秸秆超过八成还田。

  长沙一些种粮大户反映,秸秆还田,携带的害虫卵返回土壤,加重病虫害发生。彭少华说:“以前,早稻不需要打农药,这两年要打2至3次农药。”望城区一位龙姓种粮大户也反映,现在福寿螺、二化螟、稻瘟病危害大,必须各打一道农药专门防治,“近几年病虫害一年比一年厉害,去年我就有20多亩晚稻因病虫害减产了7吨稻谷。”

  今年4月,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防控中心发布第5期病虫情报,预测今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偏重发生(4级),面积分别为204.3万亩次、179.6万亩次和201.5万亩次。6月,发布第9期病虫情报,今年“两迁”害虫迁入早、迁入量较大,一代稻纵卷叶螟亩平幼虫量180.99头,最高密度6840头/亩,亩平蛾量491.67头;二化螟亩平幼虫量1840.99头,全市枯鞘株率1.26%,枯鞘蔸率5.59%。

  该中心专家分析,病虫害偏重,受农作物品种、耕作、气象、防治等因素综合影响,秸秆还田为虫源、菌源基数累积提供了条件,也是病虫害加重的一个原因。

  症结在于,目前秸秆离田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亟须加大离田利用方式的研发和推广。

  建立秸秆收储体系

  因地制宜多元利用

  长沙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3%。

  禁烧之下,因势利导,长沙市将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作为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基础工作持续推进。自2019年开始,长沙县、望城、浏阳、宁乡完成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争取财政资金3000多万元,建成80个乡镇秸秆收储中心(点),为全域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探索经验。

  今年3月,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秸秆收储中心运营,每天出动车辆巡回各村,清理拉运秸秆。“中心4台粉碎机,每天能处理80余亩农作物秸秆。”中心负责人介绍,处理后的秸秆送往饲料厂、板材厂,加工饲料、板材或木炭。

  长沙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离田秸秆80%以上用作粗饲料喂牛喂羊,一些地方因地制宜利用秸秆种蘑菇、做生物质燃料、做纸浆等也显成效。“宁乡就有企业将秸秆打成纸浆,售往湖北,生产鸡蛋托盘。”

  长沙县青山铺镇种粮大户王稳根投资添置4台秸秆回收机,每年回收秸秆3000余亩,年增收近30万元。“回收的秸秆,用于喂牛、种蘑菇和做建筑原料。”他说。

  今年春天,在长沙县福临镇金牛村,袁国钦利用秸秆种植赤松茸,每天产量约400公斤。“我流转了300多亩地,每年可出300多吨秸秆干料,可栽培30多亩赤松茸。”他介绍,晚稻收割后,在稻田建大棚,将秸秆发酵后做成菌种,第二年春季出产赤松茸,5月份收割后还能种一季水稻。

  “政府加大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会有更多实用、环保绿色、高附加值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出现,变废为宝。”长沙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