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深度·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4月2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每一处资产都“活”起来
——资兴市盘活低效闲置资产释放发展新动能

  近日,在资兴经开区湖南华信稀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现场,施工车辆和工人来回穿梭,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全面检修、设备调试、环保检测等,一派繁忙的景象。

  但几个月前,这里还处在停工停产阶段。

  2020年,原华信稀贵科技有限公司受多种因素影响破产重整。2022年6月,在资兴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湖南驰承环保有限公司承接所有股权,并投资12.16亿元重整华信,更名为湖南华信稀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项目已投资6亿元,计划4月底投产运营,预计今年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纳税3亿元。

  “我们承接华信,接手了原有资产,直接在旧址上进行改造,可以节约批地建设新厂房的时间成本,让公司提前开工生产。”湖南华信稀贵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雷云运说。

  但真正留住雷云运的,除了现成的生产条件,更重要的是资兴市优良的营商环境和配套服务。

  “我们从意向洽谈到落户资兴,只用了半年的时间。接手之初还是有点担心,我们面临许多遗留问题。除了要缴纳各种滞纳金外,还有安置老员工等问题。”雷云运说。

  如何治疗历史“顽疾”,对症下药推动“盘活”进程?资兴市委市政府的雷厉风行打消了企业的顾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案。

  公安、税务、经开区……去年3月,资兴市从各部门抽调专业人员成立非正常生产企业处置专班,推动建立“政府、法院、企业”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出台《盘活非正常生产企业指导意见》《土地利用清理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2年-2024年)》等文件,对园区非正常生产企业的资产负债、产权争议等情况进行全方位摸底核查,建立闲置载体储备库,用“旧巢”引“凤栖”,将“包袱”变“财富”。

  “老刘他们每天比我们还积极,经常还没上班就在公司门口等,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特别是投产后,还特意协调相关部门,为我们调整了一路公交运行时间,优化了线路,大大方便员工上下班。”雷云运感慨地说。

  雷云运口中的老刘,是资兴市非正常生产企业处置专班负责人刘耀武。从债权债务处置到项目规划施工,华信“华丽变身”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他的身影。

  “我们真心实意地为企业释疑解难,成为企业的贴心人,展现出政府对企业的一份态度,一份心意,资兴便能留住更多企业,企业也能做大做强。”刘耀武总是笑称自己就是企业的“跑腿员”。

  在资兴,华信不是个例。

  “资兴市各级领导兢兢业业、雷厉风行,始终秉承‘亲商厚商’原则,全力为我们企业落户做好保姆式后勤保证,为确保项目早落地、早见效不辞劳苦。你们的服务精神使我们深刻感受到资兴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政企一家的融洽氛围,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近日,资兴市委市政府收到一封感谢信,写信的是中健天诚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字里行间,都体现着企业对资兴贴心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肯定。

  中健天诚是资兴市破产闲置多年企业原湖南展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的“新主人”,也是一家专注氢能源行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投资氢能旅游船舶、氢燃能处理危固废环保设备等创新应用项目。

  “经过三个多月的考察对接,我们决定选择落户资兴,并只花了一天时间,就把公司总部从郑州搬到了这里。我们计划7月份正式投产,投产后将致力把资兴市建设成为‘国家(郴州)氢能船舶综合产业创新示范区’。”中健天诚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我想过会尽量快,但没想到这样快!”这是中健天诚负责人现在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惊人速度的背后,是资兴市坚持实行“一企一策”处置原则,为企业量身定制不同的解决方案。梳理企业排放指标、容积率、生产资质等有关优势和整理盘活有关政策,向目标企业发送招商邀请函。同时,实行全流程跟踪承诺代办,责成专人蹲守企业跟进项目,开展一站式办结,全力提速审批流程,优化审批效率,做到服务无缝衔接。

  一边不断“腾笼换鸟”,一边则完善机制,降低项目烂尾风险。

  走进资兴市经开区农业与电子信息技术融合发展项目施工现场,一条条光滑平整的水泥路面已经铺好,一栋栋4层楼的标准化厂房正在有序建设。

  “这片173亩土地原属于原华康公司,现在通过平台公司投资6.3亿元建设16栋标准化厂房和员工宿舍、办公综合楼、绿化等附属工程。项目完成后通过租赁方式提供给招商引资入园的企业使用。”项目施工单位质安负责人肖江林介绍说。

  资兴市严把项目准入关,对拟入园项目严格筛查,以签订入园协议书等方式,明确亩均投资、税收等门槛要求。并明确项目退出处置办法和方式,对建设速度慢、科技含量低、安全风险高、经济效益差等项目规定了16项退出条件。同时,不断实施土地弹性供应机制,鼓励企业先租后买、先租后让。常态化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帮助企业挺过去、活下来、发展好。

  “闲置低效资产不盘活,产业结构就难以调整,园区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经过多年的精准发力,我们通过鼓励转型升级一批、招引项目盘活一批、企业兼并重组一批、平台公司收购一批、司法破产清算一批,盘活了僵尸企业,释放了发展新动能、新活力。”资兴市经济开发区负责人说,截至目前,该市已成功盘活华信、华康、展泰等12家非正常生产企业,预计全年可新增产值50亿元,新增税收1.5亿元。

  (李秉钧 李 李 陈 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