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市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11月0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把臭鱼塘变成了“聚宝盆”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治     

  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期间,望城区新农人傅珍检带来“水上种稻水下养鱼”技术,成为博览会的亮点,吸引众人关注的目光。

  11月1日,记者来到傅珍检在望城区高塘岭街道的八曲河水上种植基地采访。远望鱼塘,水面上金黄色的稻穗在秋风吹拂下摇摆起伏。鱼塘上种植的水稻有近500平方米,各种花卉和水生植物有2000多平方米。水面种植有水稻、蔬菜、花卉等,水底下鱼虾游弋,形成鱼肥水、稻净水、水养鱼的生态种养发展模式,鱼与水稻、蔬菜、花卉共生互补。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这种立体农业一亩水域的收成,超过种稻或种菜一亩收益的3倍。

  回想创业路,傅珍检感慨万千。十多年前,在外从事装修致富的他,为照顾年迈父母,回乡转型为新农人。他和妻子办养猪场,还承包了一口20多亩的鱼塘,因排入鱼塘的水太肥,导致鱼塘水变黑变臭,附近村民意见很大。傅珍检想,如果有一种办法能让鱼塘的水质得到净化就好了。

  傳珍检突发奇想,何不在鱼塘种植那些需要汲取大量养分的蔬菜来净化水质?

  想到就干,2011年,他用塑材、泡沫等浮板,制成100套由漂浮板、漂浮杆、漂浮网、漂浮船、漂浮岛等组成的水上种菜专用设备,搞起了水上蔬菜种植。

  “脏水、臭水上长出的蔬菜能吃吗?”面对疑问,傅珍检将水上蔬菜送检报告摆了出来,这份由农业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各项指标均达到食用标准。

  水上种菜成功后,他陆续开发水面种稻、水下套养鱼虾和泥鳅等技术,并申请专利,这些年获得的专利权高达20多项。来自四川、云南、广西等地的客户订购他的水上种菜专用设备和技术,还有来自海南、广东等地的农庄,邀请他去“传经送宝”。

  路子越闯越开阔,经过中央电视台《致富经》《科技苑》等栏目报道后,傅珍检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目前,傅珍检在湖北、海南、广东等省推广的水上种稻水下养鱼面积达到5000多亩,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也有同行表达了合作意向。

  傅珍检说,水上蔬菜的根须生长在水中,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成分,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一举两得。“随着社会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水上种稻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