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迎着春风向未来

第03版
迎着春风向未来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3月06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振兴 向美而行
——建行湖南省分行服务实体经济综述之二

  建行湖南省分行通过“裕农学堂”为农户们培训。

  (本文图片由建行湖南省分行提供)

  在常德桃源县,建行湖南省分行工作人员送服务到田间地头。

  金赵李 吴辉云 谢庆瑜

  春耕时节,常德市桃源县已是一片繁忙景象。2月21日,随着建行湖南省分行系统内第一笔1.5亿元高标准农田项目贷款的成功投放,8.1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得以加速推进。 

  人勤春来早。“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湖南建行要领风气之先、担使命之实!”早在2021年初,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行湖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文爱华便向全行发出了总动员。一年来,湖南建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建总行党委及省委省政府要求,持续发力助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共同富裕,坚定有力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建行智慧、发挥大行优势、提供建行方案。

  精准帮扶无缝衔接

  沅水之畔,怀化市溆浦县小江口村内,一条崭新的公路蜿蜒直通山上的通仙洞。山风吹过,酒香四溢,洞内窖藏的枣酒声名远播,前来买酒的车辆络绎不绝。

  自2021年5月6日进驻小江口村以来,湖南建行驻村帮扶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紧密配合,迅速开展实地调研,第一时间制订了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小江口村乡村振兴五年规划”等工作方案,第一时间为村支柱企业金枣果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第一时间投放100万元贷款修建了直通通仙洞的“致富路”。

  在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连续四年被建总行授予“扶贫组织奖”之后,湖南建行74名帮扶干部继续扎根乡村,帮扶工作力度不减、资金投入不减,实现了有序衔接。截至2021年末,该行在省内11个原深度贫困地区的各项贷款余额为180亿元,较年初新增22亿元,增速为14.03%,超过全行各项贷款的增速。

  “在家门口就能交社保,这是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 一身苗服,一口乡音,老人石拔专在花垣县十八洞村建行“裕农通-金湘通”服务点领到了养老金。跨越大山的阻隔,湖南建行从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出发,搭建起近6万个“裕农通—金湘通”服务点,实现了2.4万个行政村“全覆盖”,大量偏远乡村由“金融盲区”一步对接上了现代金融服务。

  下沉服务,“融资”更要“融智”。湖南建行兴建了38个“裕农学堂”,在省内14个市州实现全覆盖,同时借力金智惠民工程,2021年共开展培训1522期,培训村民21.42万人次,有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产业振兴硕果累累

  “春耕备耕时节是最需要资金的,以前我们的种植大户得提前半年筹集资金。现在建行裕农快贷的额度就在手机银行里,想用随时支取,利率还不高,深受农户的欢迎!”大通湖区千山红利厚村支书颜波说。

  “湖广熟,天下足。”多年来与湖南粮食集团紧密合作的湖南建行,探索核心企业合作模式,与产业链上游益阳大通湖粮食主产区合作,接入当地特色农补数据,优化授信模型,为6000余名客户授信5.4亿元支持生产。

  “真神奇,这样就贷到款啦?”永州市生猪养殖户老唐,在建行长沙河西支行客户经理的远程指导下,短短5分钟便通过手机申请了一笔“佳和产业快贷”。

  湖南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南省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建行紧紧围绕佳和农牧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的金融需求,不仅采用该行全国首创的“裕农生猪贷”为佳和农牧提供4000万元贷款,还搭建了佳和农牧产业链裕农快贷平台。仅上线两周,该行就为全国16个省份的202户农户发放2亿元产业链快贷。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湖南建行以产业发展为关键,依托创新推出的3大类18款信贷产品,扎实推进乡村金融“三个一工程”,重点打造生猪、粮食、黑茶等产业,持续加大涉农贷款有效投放,2021年共发放涉农贷款1390亿元,较年初新增305亿元。

  山清水秀生态宜居

  常宁·中国印山景区提质改造过程中,一笔7000多万元的建行“旅游贷”给印山添砖加瓦。现如今,被誉为“八宝之地”的常宁形成了以中国印山景区为龙头,以塔山瑶寨风情游、水口山红色工矿游、田野绿世界等乡村生态游为补充的全域旅游格局。

  围绕生态宜居,湖南建行全面赋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涉农基础设施贷款余额469亿元。其中,能源、水利等项目贷款余额119.1亿元,乡镇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贷款余额66亿元。

  在益阳市南县,建行的新农村支持贷款已发放到位,用于建设南县生态稻虾小镇项目。在项目推广期间,通过采用“稻虾生态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及技术”,可有效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量20吨,节水1000吨。生态种养的水稻和小龙虾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致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截至2021年末,湖南建行绿色涉农贷款余额172亿元,占绿色贷款总量的28%,增速69%。

  数字乡村蓬勃发展

  “出来了!出来了!这不仅是我们光明村的第一张数字货币电费缴纳凭证,也是全省的第一张,有意义!”长沙市望城区光明村村民兴高采烈地说。

  围绕“国家级文明村”光明村,湖南建行全力打造长沙市首个乡村数字人民币便民场景。截至2021年末,光明村发生数字人民币交易11039笔,交易金额86147.5元,数字人民币逐渐融入村民的日常支付。

  让数据成为“新农资”,湖南建行持续推进三资监管平台、产权交易平台、乡村产业大数据信息平台等三大平台建设,逐步提升土地流动性、农资活跃度,释放乡村资源、资产金融属性,在全国首家实现了全省农村三资、农村产权交易和智慧政务在信息数据方面的互联互通。截至2021年末,三资监管平台区县上线率100%,76个区县上线产权交易平台。

  在衡阳,湖南建行首创研发全国首个“乡村信用积分系统”,创新推出金融产品,打造出积分越高、贷款额度越高的金融环境,全面服务乡村治理、促进乡风文明。目前,已在衡阳县55个村成功上线,服务乡村3.4万多户家庭。

  在“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村,湖南建行现场解答村支两委关注难题,“乡村积分系统”与“文明贷”实现对接,落地全县一村一户服务方案。目前,建行已为全省村干部、村民办理优享贷、文明贷10617户,授信金额超12亿元,累计发放贷款约8.4亿元。

  “我们通过线上线下叠加,形成平台互连、场景互嵌、数据互通、拓客互助的闭环,一体化服务政府、企业、个人的完整生态,为农村探索新的金融供给,为乡村建设闯出金融新路!”该行乡村振兴金融部负责人表示。

  奔向小康“有滋有味”

  绿油油的青枣,红彤彤的草莓,黄橙橙的橘子……下楼遛弯的李嗲嗲发现自家楼下的水果店在搞优惠活动。原来,这是建行长沙华兴支行与当地品牌连锁商户“水果熟了”联合开展“建行生活”消费满赠优惠活动。

  “建行生活”是建设银行自建的一站式本地生活服务APP。而“水果熟了”隶属于湖南绿航恰果果农产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坚持“龙头企业+合作总社+合作分社+基地+农户”现代化产业运作模式的企业,依托自建基地,致力于推动“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建设。怀着同样的乡土情结,湖南建行在了解到绿航集团的经营痛点后,依托“建行生活”全方位数据资产沉淀,开展综合授信,提供950万元普惠贷款。

  助力农产品“上网”,湖南建行还与新型互联网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在建总行“善融商务”网购平台上搭建“裕农优品”专区,帮助农产品出村、出山、进城。同时在“金湘通·裕农通”服务点开办“裕农学堂”直播间,上架帮扶商品近万款,完成兴农交易7.8亿元,开辟了农产品走出大山的新渠道。

  如今的三湘大地,乡村振兴百花齐放,现代农业风生水起,特色小镇拔节生长,一部新时代的“山乡巨变”火热上演。乡村振兴的春风拂面,湖南建行正踏歌垄上、向美而行,书写着建行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