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2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杰 通讯员 刘卫平 方超)立春后,常德市西湖管理区西湖大草原进入收割期,一望无际的紫花苜蓿绿意盎然、花蕾摇曳。
2014年,西湖管理区引进湖南德人牧业有限公司,开启奶牛养殖及牧草种植。德人牧业采用“公司+专家+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模式,种植紫花苜蓿1.1万多亩。随着紫花苜蓿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德人牧业一边扩大奶牛养殖,一边成立牧草加工厂。
公司总裁丁润良告诉记者,春节前已收割一批,天一放晴,就能下地开工。2月15日,记者在牧草加工厂生产车间看到,堆积如山的紫花苜蓿随着机器轰鸣,化为一堆碎屑。碎屑由传送带运送到自动打捆机上,压缩成直径、高度1米左右的草垛,密封打包。打包的牧草可储存2年,除自给自足外,每年外销3万吨以上。
2018年,德人牧业建成湖南省首家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牧草加工生产线,年产10万吨。记者在产品车间看到,根据客户不同需求,牧草被制作成高肽水产饲料、高肽家畜饲料、高肽家禽饲料、苜蓿颗粒饲料。这些饲料远销贵州、江西、广西等地,去年收入达4700多万元。
根据规划,德人牧业今年新增牧草种植面积2000亩、牧草加工生产线4条。“每年5至11月,可收购油菜、玉米、水稻秸秆2万多吨,制作优质青贮饲料。”丁润良表示,今年饲料产值预计增长50%以上,约7000万元。
紫花苜蓿不仅可制作畜牧饲料,还催生乡村游、休闲农业等美丽产业。如今,西湖管理区依托德人牧业建成牧业小镇,打造出一条集养殖、种植、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全生态特色产业链,牧业小镇获评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实现年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