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2月12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女儿“最美的东西”留在人间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戴鹏

  通讯员 罗金鹏

  2月6日,株洲芦淞区董家塅街道友好村,年仅16岁女孩黄欣怡因心脏骤停在家中离世。女孩自幼脑瘫,父母为照顾她付出太多心血。离世对于她是一种解脱,但也是一次“重生”。

  黄欣怡离世后,父母黄波、曾美娟立即联系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和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站,决定将女儿的角膜、遗体无偿捐献。

  “欣怡宝贝,爸爸妈妈虽然没能帮你挺过难关,但你生病期间,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帮助。现在你走了,爸妈决定让你也能帮助更多的人……”在黄波和曾美娟眼里,能把女儿遗体捐献供医学研究,是孩子对这个社会做的最后贡献。

  2005年,黄欣怡出生不久后,便被医院诊断为重度脑瘫,治愈希望渺茫。

  为了治病,黄波夫妇跑遍各大权威医院,经过多次抢救,才使黄欣怡度过最危险的时期,奇迹般活了下来。

  虽然保住了性命,但黄欣怡完全没有自理能力,16年来,对常人来说最简单的吃饭、说话都无法做到,只能依靠家人将饭捣碎,再一口一口喂到嘴里。

  病痛的折磨,让黄欣怡体质十分虚弱,住院治疗是她生活的常态。不仅如此,因为无法正常行走,黄欣怡从小就是一个在床上长大的孩子。

  16年来,曾美娟只能留家照顾女儿,无法外出工作,仅靠黄波在工地打工维持家用。

  “我们一家人很不幸,但也很幸运,每个困难阶段都碰到了很多好人。”黄波说,虽然孩子走了,但希望她的眼角膜能够救别人,遗体能为攻克医学难题作贡献,也算是孩子报答一路走来帮助过她的好心人。

  2月9日上午,记者走进黄欣怡的家,狭小的屋内干净而整洁。曾美娟正翻看着手机里一张去年的照片。照片中,黄欣怡戴着生日帽,穿着红棉袄,面带微笑。

  曾美娟说,这张照片是女儿16岁生日时照的,她虽然离开了,但“最美的东西”已经留在人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