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童丹平 何九九
雨润汨江睡梦远,情系深山光阴紧。2月7日,一条信息出现在平江县木金乡金坪中学办公群:“各位同仁新年好!请班主任记得在班级群里督促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信息的发出者为钟灿,一位来自湘阴县城北学校的支教老师。8年来,他在平江扎下根来,只为传播先进教育理念,让优质教育在“三区”土地上生根发芽。
退伍不褪色
时光荏苒,从部队退伍从教的钟灿还记得,2014年8月底,岳阳市“三区”支教号角声响起,他报名到了平江——当时的国家级贫困县。他说:“我没多想,就是觉得‘支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那年,钟灿被分配到平江县三墩乡罗阳小学。从湘阴出发,钟灿转了4趟车才到学校,几乎花了一天时间。
与湘阴城北学校相比,罗阳小学又老又旧。原是一名体育老师的钟灿,却要担任三年级班主任、语文教学以及全校体育、幼儿班识字教学任务。
那一年,钟灿刻苦钻研教材,上网查找教学视频,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从未教过语文的体育教师,竟然使该班语文及格人数从15人提高到35人。
2015年,钟灿被分配到三墩乡瑚珮中学。他担任该校3个年级9个班的体育课教学、特长生训练、课间操早操训练,组织实施阳光体育节活动。一年后,该校体育中考较往年上了一个新台阶。许多听过他上课的老师都啧啧称赞:“想不到体育课还可以这样上。”
2016年,钟灿申请加义镇中心小学两年的支教任务。随后两年,他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担任军事教官,对学区的两所初中进行军事化训练,带领学生参加县级运动会获得优异成绩,创立“千字文武术操”等,多次获评市县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
路长情更长
幕阜山高,汨水情深。2018年,钟灿来到木金乡金坪中学。他离自己的家越来越远,回家花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一般每个礼拜都回家,但学校有事就不回。”钟灿说,“家里有父母和孩子,光靠老婆一个人照料也不行,她也累。”
“8年里,他在湘阴、平江来回跑,跑坏了一辆新摩托车。有一次还差点出了车祸,真叫人担心。”钟灿的妻子心有余悸,“后来,换了小汽车,相对安全一点。看他坚持要支教,家里也只好随他。”
2017年的一个周一早上,钟灿母亲心脏病复发,他实在不敢离开去学校。“你安心去工作,有事我再打电话给你。”父亲硬是把钟灿“赶”出了医院。
当天下午,父亲打电话来,母亲病危。钟灿赶紧往湘阴飞驰。等他赶到医院,已是天人永隔。
2020年,钟灿的儿子念初三。钟灿不在身边教导,儿子学习上有些倦怠。妻子忧心忡忡,钟灿也急。思来想去,他与儿子商量好:休学两个月,跟着去支教的地方。
那两个月,钟灿与儿子同吃同住。钟灿每晚很晚才睡,次日6时却准点起床,去操场带学生晨练;生病了也顾不上休息,坚持教学,只为让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在体育测试中多拿几分……这一切,儿子都看在眼里。两个月后,儿子回到湘阴,重振精神,考上了高中。
去年8月,金坪中学校长姜雄伟得知钟灿会继续在平江支教,赶紧与校务会成员商量,“务必要把钟灿抢回来!”在金坪中学,钟灿组织开展各项趣味体育活动。国防教育中,他言传身教,示范动作,细细讲解,逐个纠正学生的军姿;休息时,他与学生交流谈话,细心关怀。他时刻按军人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训练,孩子们的点滴进步令他感到无比欣慰。
8年过去,平江已成为钟灿的第二故乡。他说:“只要平江需要我,我与平江的缘分就还有第9年、第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