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东
寅虎开春,万木争荣。2月7日,虎年第一个工作日,长沙市掀起了一轮项目开工的热潮——188个项目在全市10个会场集中开工,总投资超1502亿元。“起步就冲刺、开局就争先”,这样的场面,充分展示了“铆足虎劲干”的劲头。
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2022年是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开局之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我省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关键之年。对湖南而言,抓好项目建设,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一招,更是我省继续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的现实路径。
项目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创新力。站在全省视野,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的长沙,犹如火车头。长沙鼓足干劲抓项目建设,有利于在全省掀起项目建设“比学赶超”的热潮。近日,娄底市6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突出新材料、新能源“两新”主题。在其他各个市州,类似的高质量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
抓好手中事,引来更多“金凤凰”。项目引进,往往不是孤立的引进一两个,善于发掘者易激发集聚效应。一个重大项目,牵涉到的是一系列关联项目建设。抢抓黄金施工期,把引进来的重大项目干好干踏实,让湖南的营商口碑在真抓实干中稳步提升,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不仅将为当前增长作贡献,更是为长远发展打基础。
当然,项目建设也不是“摘到篮子里就是菜”,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打造一批定位高、影响大、效益好的重点项目。2021年,湖南经济总量达4.6万亿元,经济社会发展成绩亮丽,但也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放眼全国经济发展版图,“前有标杆、后有追兵”的现实,凸显出“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压力。湖南如何在国家区域板块中继续巩固自身地位,力争上游?必须着重发挥湖南人才优势和产业基础,持续培育和招引龙头企业,有效推动项目集约、企业集聚、产业集中、人才汇集,树立民族工业品牌;必须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首要位置,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全省上下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持之以恒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做大经济体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