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28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隆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05版:脱贫攻坚 国企担当
   第06版:脱贫攻坚 国企担当
   第07版:脱贫攻坚 国企担当
   第08版:脱贫攻坚 国企担当
   第09版:要闻
   第10版:专题
   第12版:奏凯脱贫攻坚 再唱乡村振兴
   第13版:昂首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
   第14版:脱贫攻坚 国企担当
   第15版:脱贫攻坚 国企担当
   第16版:观点
   第17版:市州新闻
   第18版:市州观察
   第19版:时事聚焦
   第20版:时事
   第21版:公告
   第22版:公告
   第23版:公告
   第24版:公告
   第25版:湘江周刊
   第26版:湘江周刊·湘韵
   第27版:湘江周刊·艺风
   第28版:湘江周刊·悦读
   第29版:刊18——19 刊22——23中缝
   第T1版:十八洞村新闻漫画特刊
   第T5版:十八洞村新闻漫画特刊
   第Z01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第Z02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花垣
   第Z03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沅陵
   第Z04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城步
   第Z05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双牌
   第Z06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石门
   第Z07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双峰
   第Z08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凤凰
   第Z09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洪江区
   第Z10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慈利
   第Z11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平江
   第Z12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会同
   第Z13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安化
   第Z14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祁东
   第Z15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宁远
   第Z16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新晃
   第Z17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古丈
   第Z18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武冈
   第Z19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涟源
   第Z20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江永
   第Z21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茶陵
   第Z22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芷江
   第Z23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桂东
   第Z24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洪江市
   第Z25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武陵源
   第Z26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新化
   第Z27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炎陵
   第Z28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隆回
   第Z29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吉首
   第Z30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洞口
   第Z31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新邵
   第Z32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汝城
   第Z33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宜章
   第Z34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中方
   第Z35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鹤城
   第Z36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溆浦
   第Z37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通道
   第Z38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靖州
   第Z39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麻阳
   第Z40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辰溪
   第Z41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邵阳县
   第Z42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绥宁
   第Z43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新宁
   第Z44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泸溪
   第Z45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永顺
   第Z46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龙山
   第Z47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江华
   第Z48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安仁
   第Z49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桑植
   第Z50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永定
   第Z51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保靖
   第Z52版: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新田
2021年04月3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脱贫故事
“只要人不懒 一定能致富”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肖霄

  4月17日,隆回县荷香桥镇开智村水厂养殖基地,负责人刘俊华正组织村民建设培育鱼苗的新池塘。

  今年65岁的刘俊华,因家中贫困,15岁辍学回家养鱼,先后担任过生产队队长、村经济场队长,后来到广州、江苏等地工作。

  2012年10月,刘俊华回到家乡,租了300多亩荒地发展养鱼。2014年8月,洪水冲垮鱼塘,光草鱼就走了1.5万公斤,当年损失30余万元。

  刘俊华没有放弃,2015年牵头成立宏伟水产合作社,带领村民一起搞养殖。当年8月,一场暴雨再次冲垮10多口鱼塘堤,损失近80万元,刘俊华的创业梦想破灭。

  2017年,刘俊华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承包鱼塘花光所有的积蓄,家中负债累累。正当我走投无路时,工作队点燃了我生活的希望。”刘俊华说。

  为了帮助刘俊华脱贫,村党支部书记朱建绿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每天往他家跑,讲解扶贫政策,商讨脱贫方案。

  “有水有田,有手有脚,只要人不懒,一定能致富!”2018年初,听取工作队建议,刘俊华重启合作社,贷款重新修塘,购买鱼苗,还流转鱼塘周围100余亩抛荒地种植双季稻。当年底,合作社纯收入达50万元,刘俊华成功脱贫。

  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去年,合作社卖了3万公斤鱼,收入超过300万元。在刘俊华带领下,村里49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现在每天都有二三十名脱贫村民在合作社务工,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