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电商打假”不能只靠“电商”
2017-03-11 07:19:45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周杨] 字体:【

彭雅惠

3·15临近,马云“火”了。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马可波罗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平在“两会”上点名批评淘宝网,喊话马云打假不力,成为新闻热点。

黄董事长的喊话估计会激发万千“剁手族”同感,笔者立即回想起多次“淘宝”到假冒伪劣商品的经历,一时间愤懑不已。

待平静下来,我又不禁疑惑:这事得怪马云吗?

在我的认知里,制假售假并不是“淘宝网”带来的,但不可否认,从网购平台诞生到壮大,一路走来售卖假货始终参与其中,偶尔甚至嚣张。

在舆论的诟病中近两年,各家知名电商都开始高喊打假,马云亦在其中。事实上,今年2月27日,阿里巴巴公布了一组数字:2016年全年,阿里巴巴共排查出4495个达到起刑点的制售假线索,执法机关受理了其中的1184条,最终进行刑事处罚的,只有33个,不足1%!

笔者也曾向工商部门投诉网购假货,答复却是,目前我国工商部门对市场的监管采用的是属地管理原则,网络是跨地域的,所以无力监管查处。

民难告,官难纠,面对这种现实,或许马云也只能扼腕叹息。

如今,网络对生活的嵌入越来越深,电商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大,从一家独大的电商平台,到“网红经济”兴起,再到内容创业者群蜂拥而上,中国电商早已遍地开花。这种情况下,人人都可能是假货的受害者,而人人也都有可能成为假货的出售者。即使电商竭尽全力“打假”,一家网店被标注查出了的假货,换一家网店或者换一个平台同样可以照售不误。

马云在微博发文,建议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电商售假,倒也不无道理,电商打假,政府不可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