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每周评论 > 正文
书香社会需要更多“汪国真”
2015-04-28 09:06:3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毛建国] [责编:彭彭] 字体:【

书香社会需要更多“汪国真”

毛建国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那个曾经陪伴我们走过青葱岁月,写下大量青春诗歌,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汪国真,在4月26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59岁。

此前三天,是“世界读书日”;此前一个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把它们关联起来,笔者想说“书香社会需要更多汪国真”。

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读书的年代,也是一个盛产诗人的年代,汪国真就是其中“最走心”的诗人之一。虽然有人一直以“不够深沉”来质疑汪国真,但即使以最苛刻的目光打量,也不能否认他巨大的影响力。是他,让许多青春少了迷茫。“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如果生活不够慷慨,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汪国真的诗,一直伴随着我们。而这正是好诗歌的特质:具有穿透人心和穿越岁月的力量。

“汪国真现象”为我们观察书香社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从大的框架上讲,书香社会是由读者和作者构成的,将它们对接起来的是作品。读者和作者之间,从来都不是单向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书香社会不仅需要热爱读书的人,更需要能够提供优秀作品的人。当优秀诗人创作出优秀诗歌,人们才会爱上诗歌;面对爱诗之人,诗人会迸发更高创作热情,呈现更多优秀作品——只有产生类似良性循环,书香社会才能真正建成。从这个角度讲,建设书香社会需要更多汪国真。

诗是诗人最好的纪念碑。对汪国真最好的纪念,就是认真读他的诗,并且推动书香社会快乐到来。正如汪国真诗中所说,“我们走向并珍爱每一处风光, 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地走着的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