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立足湖南特色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开启湖南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征程,就须在服务中央对外战略上有新作为,在推动湖南开放发展上有新作为,在满足群众开放需求上有新作为
□肖百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省委书记徐守盛在省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要求,适应新形势,瞄准新目标,培育新特色,结交新朋友,向国际上发出湖南声音、讲好湖南故事,在服从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全省工作大局上取得新成效。省长杜家毫要求坚决落实中央外事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规律,与时俱进做好湖南外事工作,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推动我省外事工作大发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外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应立足新起点,扬帆起航,砥砺前行,开启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征程。
立足湖南特色,在服务中央对外战略上有新作为
作为中部内陆省份,必须把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作为重要战略取向。扩大开放是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内在发展动力、发挥“一带一路”区位优势的现实选择,是深度参与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国家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要把外事工作放在发展全局当中去思考、去谋划、去实践、去开拓,增强前瞻意识、开放意识、统筹意识,树立国际思维、全球思维、共赢思维,毫不动摇地走对外开放之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开展合作。要立足湖南特色和资源禀赋,打造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品牌。要充分利用“两型社会”建设、伟人故里韶山、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和崀山、杂交水稻、芷江和平文化以及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等优质对外工作资源,搭建合作平台,打造湖南品牌,扩大国际影响。特别是要深度挖掘芷江和平文化与何凤山义举的深刻内涵,通过拍摄影视作品等形式,将有代表性的事件和人物展示给世界,为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整合涉外资源,在推动湖南开放发展上有新作为
大外事推动大开放,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外事侨务部门具有信息灵、渠道广、朋友多的特点。外事工作越活跃,开放程度越高,经济社会发展就越充满活力。外事工作已成为全省工作大局中的重要一环,为促进“三量齐升”、推进“四化两型”、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资源、资本和人才支撑。目前,湖南省国际友好城市达68对,湖南人民的朋友遍布世界各地,友好城市交往力度持续加大。积极扶持境外湖南同乡会、境外湖南商会的建设发展。加强与我驻外使领馆、外国驻华使领馆、港澳台地区、世界500强企业、外国驻华代表机构的联系。探索“走出去”服务链条的延伸和拓展,积极推动工程机械、广电传媒、电力机车、杂交水稻等优势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开展境外投资,为我省企业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在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熟练掌握国际国内两类规则等方面提供服务,提高湖南的国际竞争力。加强文化、科技、教育、体育、卫生等领域对外交流,大力开展公共外事活动,推动民间友好交往。
发挥职能优势,在满足群众开放需求上有新作为
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管理,既要严格管理,又要保证确有需要的对外交往,要做到规范、有序、开放。要巩固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管理专项整治成果,使专项整治工作进入常态化轨道。加强电子护照系统建设,加大对APEC商务旅行卡的推广力度。加强涉外事务管理,完善境外非政府组织与合作项目的审批备案制度,建立政府部门间外国人管理协调机制,建立领事认证系统。规范外国和港澳主流媒体在湘采访管理和舆论引导工作,做到“有效管理、有序开放”,与驻外使领馆、海内外文化交流机构等建立合作机制。加大领事保护力度,做好为侨服务工作,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凝聚侨心、发挥侨力,切实维护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在我省的正当权益。开展涉外礼仪宣传教育,培育开放、文明、礼让的公民素质。
(作者系省外事侨务办党组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