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天,我们怎么学雷锋
本报记者 熊远帆
雨花区:打造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
区财政给予志愿服务工作支持,拨付专项工作经费。特别是对廖家湾志愿者工作站这一示范品牌,每年投入近30万元经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以社区志愿服务为载体,以“雷锋服务团”创建活动为重点,巩固和扩大了“雷锋超市”“七彩雷锋日”“孟妈妈青护园”“社区五日”“义工俱乐部”等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涌现出孟繁英、鲁遐龄、孙建华等一批优秀的义工代表。廖家湾社区“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全省知名、全国有名。
通过把实体“雷锋超市”搬上互联网,开通“雷锋e超市”爱心网站及“雷锋e超市”公益电商平台,开拓创新了学雷锋活动载体。
围绕“便民、利民、惠民”这一核心宗旨,把每月11日定为雨花志愿服务集中行动日,组织各类志愿者、文明礼仪宣导队进行文明交通和文明行为劝导,使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延伸到每个层次,落实到点点滴滴,真正在全区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
以“做遵德守礼的(中国)长沙人”为主线,结合“让座日”“排队日”“无车日”等主题日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开展志愿服务体验活动。
芙蓉区:挖掘雷锋精神时代内涵
通过开展“百堂雷锋课堂”,组织机关干部率先践行,结合芙蓉讲坛、干部培训、中心组学习等载体,深入开展学习雷锋精神,依托“市民论坛”“你满意吧”等平台,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开展“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讨论活动,组建“雷锋宣讲团”,邀请雷锋式道德模范、雷锋式身边好人等走进基层、贴近百姓,宣讲雷锋精神;继续深入开展“个十百千万,雷锋在芙蓉”系列活动,将学雷锋活动贯穿融入到党员干部、教师学生、居民群众、商家企业等群体的工作生活中,使雷锋精神撒播到各行各业、每家每户。
将学雷锋主题活动与志愿服务推广相结合,着力推广“雷锋志愿者全城接力服务记录本”“小小蜂巢”“善行币”“童梦百分百,爱心零距离”“红红火火过大年”和“七色花”俱乐部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结合市文明委“美丽长沙·美德先行”活动要求,积极承办长沙市首届孝文化节,邀请长沙市首届敬老孝亲模范与市民进行互动,宣传孝道传统文化,定王台街道创建成为全市唯一孝心街道示范点。
在全区深入开展学雷锋“道德讲堂”教育实践活动,利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引导广大市民讲道德做好人,自觉成为道德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岳麓区: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形成了一系列适合基层普遍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如望城坡街道长华社区组织高校学生、社区“五老”针对社区未成年人开展“彭娭毑给力工作室”和王妈妈爱心帮帮团等志愿服务活动;咸嘉湖街道白鹤咀社区的“七彩”志愿服务队,服务于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桔子洲街道“智天使”、莲花镇“农家学舍”志愿服务队组织辖区高校志愿者针对辖区失地农民子女、留守儿童开展家教家访、心灵抚慰等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
全区有部署、有安排、有活动,各街道、镇,社区(村),各志愿服务团体层层推进。在各社区、各级文明单位、物业公司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在全区各级党组织、文明单位、社区、为老服务机构分别建立党员、文明单位、社区、老年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学雷锋“保护母亲河,清洁新家园”大扫除、学雷锋文化志愿服务进学校乡村少年宫、社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文明交通劝导、关爱未成年人等志愿服务活动。
全区共设置了26个志愿服务工作中心,166个志愿服务工作站。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工作覆盖到全区8个直属系统和17个街道(镇)82个社区84个村,覆盖率达100%。依托全区市级及以上文明单位和本地高校等,建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
开福区:存储“雷锋时间” 续写“雷锋日记”
以“弘扬志愿精神、助力幸福开福”为主题启动万名志愿者为老服务活动。区民政局、卫生局、红十字会的学雷锋志愿者深入养老机构、“空巢”老人家庭,为老人们提供日间照料、心理慰藉、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残联组织助残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指导、医疗康复、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家庭,主动融入社会。通过“课后来吧”公益活动,组织农民工子女参观科技、文化、体育等大型场馆,改善学校教学条件。
区司法局推进“青春船长,法治启航”项目,围绕青少年开展法制宣传志愿服务活动。508名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积极参与“续写雷锋日记”、“公德接力晒感动”等活动,引领网络文明风尚。区文体新局以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发挥文体志愿者骨干作用,开展了“送福到家”等文体志愿服务活动。
全区打造“雷锋时间银行”这一新型载体,10个街道建立了“雷锋时间银行支行”,向市民发放“存折”,并建立社区公告栏和QQ群为媒介的信息平台。
开福区“雷锋时间银行”从当初的一个小站室发展到今天的“一站两工作室三中心十个支行”,动员志愿者5000余人,储存“时间”14000多小时,服务涉及治安巡逻、扶贫帮困、绿色环保、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心理咨询、清洁家园等,覆盖了居民生活各个方面。
长沙县:“七色卫士”吹响“雷锋集结号”
2013年5月,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和团县委启动“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星级评定工作,掀起了创建热潮。
各社区紧抓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和项目建设,将党政中心工作与志愿服务融汇在网络化格局中,进行全盘整体提升与社区重点攻坚点面结合,实现组团式创建。星沙街道望仙桥社区、湘龙街道湘郡社区创建为省级“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星沙街道的金茂路社区、杨梅冲社区和泉塘街道小塘路社区成为市级“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
各社区在充分吸收外来先进成果的同时,结合本土经验积极开动脑筋,优化工作思路,自主开发新的志愿服务项目。
望仙桥社区成立了“阳光驿站”工作室,推出“法律大菜”“安全大菜”“才艺大菜”“智慧大菜”“孝心大菜”“文明大菜”和“调理大汤”,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引进国外流行的公益服务形式“时间银行”,在生活起居、家务、购物等方面帮助辖区内空巢老人。老年志愿者参与提供服务后,可获得翻倍的“被服务”时间。
湘郡社区志愿者工作站广泛吸收辖区内的青少年、党团员、在校大学生,根据服务的对象和需求成立了红、橙、黄、绿、白、蓝、紫“七色卫士”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和居民提供政策宣传、关老爱幼、义务巡防、环卫保洁、医疗检查、科普推广等志愿服务。
宁乡县:“小手牵大手”牵出文明风尚
宁乡县把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创建全国文明县城的重要载体,深入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凸显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常态化和长效化建设,营造了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
县民政局、老龄办、卫生局、红十字会志愿者深入敬老院、“空巢”老人家庭,为老人们提供日间照料、心理慰藉、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
县助残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共同关爱残疾人,帮助他们走出家庭,主动融入社会。
县教育局组织未成年人以“小手牵大手”为主题开展请勿吸烟、文明出行、文明车窗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子女影响父母、通过小孩影响大人,共创文明。
截至2013年底,宁乡县在市县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团队达到30余支。其中暖心义工(宁乡区)、腾飞志愿服务队、越野E族宁乡壁虎队等组织健全、人员活跃、活动经常,助残、红十字、法律维权、科普志愿者队伍异军突起,以“水晶郦城”为示范的小区志愿服务、以油麻田志愿者工作站为代表的农村志愿组织逐步兴起。关山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成为了第十届全国公民道德论坛参观点之一,油麻田志愿者工作站在团中央领导前来调研时得到了充分肯定。
天心区:好人好事就是“身边的感动”
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载体、搭建多种平台,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110多个,成立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队300余支,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好人好事”和“身边的感动”。
大型活动出新出彩。辖区内爱心企业和单位捐助的5100多件衣物经邮局“学雷锋、爱自邮”大型公益活动现场收寄,发往困难家庭和学生家中。“好戏天天演·欢乐满星城”慰问花鼓戏专场活动,为200多名来自天心区建筑、环卫、园林等行业的留守农民工代表送上精彩节目和精美新春“大礼包”。
“社区+志愿者”模式全面铺开。建立了以街道为主导、以社区为主阵地、以志愿者为主体的学雷锋队伍建设模式。全面开展以红十字会为主体的社区应急救护、学雷锋志愿者培训、保护山川河流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部门联动锦上添花。区城管局开展了“大手牵小手欢乐过六一”活动,教育小朋友从小学雷锋、从小知礼仪、从小乐助人的高尚品质。区卫生局组织开展了“关爱在身边、健康光明行”活动,组织眼科医生、公卫医生及爱心服务团队,走进先锋街道的校园、社区和家庭,送光明、送健康、送温暖。
浏阳市:在学雷锋行动中播撒爱
浏阳市大力开展“雷锋在行动,爱心伴你行”学雷锋志愿活动。
启动“让我们的爱心更广泛”行动。市卫生局牵头举办义诊,为群众提供免费医疗咨询和诊断。团市委进行义剪,给群众尤其是老年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民政局倡导义捐,开展对困难人员的物资救助。广播电视台发起义检,市民可预约到指定车行进行免费检查。
铺开“让我们的老人更幸福”行动。市民政局、团市委、妇联组织党、团志愿服务者,关爱空巢老人,到各敬老院慰问老人,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进行健康检查和心理疏导。浏阳新闻网号召网友走访老兵,让他们感到心灵和精神的温暖,呼吁社会照顾好老兵的晚年生活。
进行“让我们的孩子更自信”行动。市教育局等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对城乡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策划“牵手成长·与爱同行”结对帮扶活动,组织生活学习和心理关怀活动;组织青年团员,到偏远山村中小学校,与教师联谊、和学生互动,并捐赠文具书籍等。
推进“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行动。市信访局发起干部到村(社区)群工站,帮助开展环境整治、植树造绿、困难帮扶等公益活动。团市委组织志愿者到市区客流量较大线路的公交车,开展便民服务;城乡客运管理局在公交车、出租车驾驶员中开展争当文明使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