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每周评论 > 正文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家风
2014-02-11 12:26:42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黄晓辉] 字体:【

  “猫”已不“猫”是法治之殇

  奚旭初

  2月9日上午,央视对东莞市部分酒店经营色情业的情况进行了报道。当天下午,东莞统一部署查处行动,共出动6525名警力对全市所有桑拿、沐足以及娱乐场所进行检查,并对节目曝光的涉黄场所进行清查抓捕。(2月10日中新网)

  央视上午曝光,东莞上午查处,这样的回应,自然可以叫做“闻风而动”——从媒体披露问题到部署查处行动,仅几小时而已。但是为闻风而动喊好之余,还有一问:这个“风”,真的是“闻”了才知其是“风”吗?

  东莞“性都”一说早已广为流传于坊间,娱乐场所存在卖淫嫖娼,一些被称作“城市名片”的四星级、五星级酒店中也存在明目张胆的招嫖卖淫活动,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而央视曝光之前,记者已报警举报,但警方懒得搭理——事实上,从警方的这个态度中,我们已找到了东莞色情业何以不畏法的答案。

  招嫖卖淫成了公开的秘密。然而,偏偏有关方面既没看见,也没听见,你信吗?

  警方的职责,是打击违法犯罪,用个形象的比喻是“猫”,是专门惩治包括卖淫嫖娼等在内的种种“老鼠”的。然而要是“猫鼠”成了利益共同体,“猫”做了“鼠”的保护伞,那么把一个地方弄成乌烟瘴气的局面,自然无可避免。

  “猫”不守责,就“猫”已不“猫”。这些年,媒体曝光丑恶现象,有关方面立马查处,这样的“曝光反应”已成常态。因为媒体曝光管用,还多了一个新词曰“媒治”。然而“媒治”之“治”,又往往只是对该打而未打的“鼠”们进行补打,对“猫”已不“猫”的法治之殇却常常不了了之,成了“烂尾”。

  对于类似的“法治之殇”,确已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候了。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