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农村建设要保留村庄传统风貌
编辑同志:
一直忙于生计,几年没回乡下老家。近日回乡探望亲属,顺便一解乡愁,却见梦中村庄古楼已被现代民居所蚕食,钢筋水泥房与青砖木楼并立,感觉极不相称。
“原来的老屋今后只会越来越少了!”院子里85岁的刘桂桃老人很感触地说。刘桂桃自从19岁嫁到隆回县岩口镇河边村,一直生活在“玉屏大院”。“玉屏大院”修建于百年前,属典型的农村古建筑,青瓦木楼构筑成四合院,院内石阶、胡同错落有致,樟树参天、翠竹成荫,屋角、窗棂上都雕刻着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精美图案,历经百年风雨后,古楼逐渐老化,大院的主人也从一个分化成多个,大部分古楼被新式钢筋水泥房取代,“玉屏大院”只留下槽门和一座古式粮仓。
在老家河边村,这样的古式大院共有三座,另外两座分别叫“老屋场”、“鳌山”。三座大院分别由百年前三个弟兄同时修建,当地村民均属三弟兄的子孙。走进相距“玉屏大院”仅一公里的“鳌山”,里面的古木楼也正被钢筋水泥所取代。
“拆古楼、建新屋”,随着生活不断变迁,农村许多老台门、古戏台、宗祠等古建筑逐渐消失,有的被新民居取代、有的被破坏甚至被盗,实在令人叹息。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倡导保留村庄原始风貌,不是大拆大建、大挖大填、大砍大伐,而是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不是急功近利、千村一貌,而是因地制宜、还原自然,保留村庄传统风貌。
罗理力 戎章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