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车软件,能在湖南“神”起来吗
据《人民日报》3月22日消息,在3月21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透露,将出台政策支持并规范电召和站点候车两种打车方式,以指导各地政府缓解打车难问题。
在未来,打车软件究竟能在缓解“打车难”问题上扮演何种角色,监管部门又将以何种态度对待现在这些正一“指”风行的“打车神器”们,都是一个未知数。也许,我们从打车软件已经进入的几个大城市的使用现状,可窥得一二。
杭州:70%的出租车已安装
2012年下半年,“快的打车”软件进入杭州,在短短8个月时间内,这款打车软件注册用户超过10万人,70%的出租车安装了这款软件。在下单峰值,一日可达3000单左右,日均2500单。下雨天、节假日下单的人会较多。其加价模式并不被客管、物价部门认可,杭物价、运管等专家表示,此功能会扰乱运营秩序,造成司机挑客的现象,司机必然接载出最高价的客人。
北京:下一步政府部门将对“议价”进行规范
“摇摇招车”目前已经与北京市90多家出租车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乘客日呼叫量近万次(北京市总叫车量为270万),打车成功率近75%。针对打车软件盛行的现象,此前,北京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李晓松曾表示,政府支持企业合理、合法地开发高科技产品,去缓解打车难。但是,加价的行为意味着变相议价,按照《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的规定,议价是不允许的,下一步政府部门将进行规范。
武汉:高峰期仍是难打车
在武汉使用“嘀嘀打车”,非高峰期5分钟内可叫到车,但在高峰期,使用“加价抢车”还是很难打到,运气好的时候则有可能打到“顺风车”。打车软件并不能完全解决高峰期打的难问题。武汉本地出租车司机反映,高峰期车都赶着在交班,只有是顺路的、行驶路段不非常堵的叫车才会抢答。因此高峰期用打车软件,如果刚好碰到顺路的,才能成功。
广州:使用打车软件的司机并不多
2012年年底,“嘀嘀打车”进入广州,在两个月时间内有1000多辆出租车安装,乘客端有超过5万的注册用户。从出租车公司了解到,目前安装并使用此类打车软件的司机并不多,只占一小部分。在广州市内部分出租车上看到,有的车内贴上了一些打车软件的二维码,方便司机及乘客扫描安装。另外还有一些软件推广商在机场等司机出入密集的地方现场帮司机安装软件,并教他们使用。(本报记者 彭彭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