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菊花老师【俞传美】
2012-03-06 22:27:4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俞传美] [责编:蔡矜宜] 字体:【

  菊花老师

  俞传美

  我的母校建在青山绿水和层层叠叠梯田中间,绿树、或红或黄的山菊花环抱着我们的学校,3间土坯的茅草屋,方格窗户的白纸被我们这群猴儿娃娃用手指或小棒捅得全是小洞洞。当山菊花开放时,菊花的清香,挟着泥土的芬香,染香了空气,染香盆地上空蓝晶晶的天,在儿时记忆里,茅屋学校上空的天像蓝色的海洋,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

  雨后的大巴山温柔、清新、静谧,那稀稀落落的竹楼、密密匝匝的树林、层层叠叠的梯田、朦朦胧胧的薄雾构成一幅山水画。一个大眼睛、高个的姑娘走入了画中,她的大辫子又黑又粗、刘海整齐地贴在前额。她姓杜,出生在山菊花遍地开放的9月,当过教师的父亲给她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叫菊花。

  菊花从县师范毕业后没有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回到了生她养她的这片土地,当起了我们的老师。她燃烧着雏菊般的青春在这个偏僻的山村任教,并习惯了土豆、玉米、红薯、红辣椒的粗茶淡饭。她是俺村唯一的师范生,却毅然留了下来,因为山村比大城市更需要像菊花这样的老师。菊花感到肩头责任沉甸甸的。毕业时,她运回了大包小包的字典、词典、诗集、毛主席语录,连同那本我看不懂的青春音符的日记,走进了我们的启蒙学校——土城小学。

  土城小学在大岩山的半山腰,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地,3间土坯是村民一块一块筑成的,屋顶的茅草是村民从山坡割回来铺上的,我们下课喝的水是菊花用木桶从很远的地方挑回来的,上课铃是一个手摇小铜铃,讲课的黑板斑斑驳驳。我们的教室是一、二、三年级混合的复式班,一年级的听完课写作业,菊花教二年级的认字,二年级写小字时,她教三年级写作文。

  我记得菊花老师教给我的第一句话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我对数学很迟钝,菊花老师用马儿杆的茎折成小棒用线穿在一起,让我学加减法,她的手握着我的小手一根根地数;菊花老师教我唱的第一首歌是:“太阳下了山啰/月儿升上来哟/初三的月儿弯弯/十五的月儿圆又圆……”《桂花开放幸福来》是她教我的第一个舞蹈。儿童节那天,菊花老师把我的辫子高高扎起,系上了五彩的头绳,还为我借来舞裙,系上红领巾。走向舞台时,我在队伍前面高举红旗,简直就像一个美丽的天使。

  青春不常在。去年暑假我去看菊花老师,她的头发已经斑白,但神采奕奕。我们的手紧紧握着,一同回忆着在土城小学的时光——学生们采药,将橡子、车前子、鱼腥草卖给小山贩,她则给我们买纸笔写字、买跳绳、篮球锻炼身体;在讲台上,她把知识的涓涓细流注入我们的生命;课间我们一起游戏、歌唱;每周一,她让我们站在国旗下握紧拳头向国旗宣誓,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的人……

  云来云去,潮起潮落,菊花老师目送着一批又一批山里孩子走出了大山,延续着她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