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学雷锋,学什么【彭见明】
2012-03-02 23:33:31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彭见明] [责编:周静] 字体:【

  学雷锋,学什么

  彭见明

  学雷锋成为全国性的热潮并产生良好的效应,是在雷锋逝世不久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那时我10岁左右,那些年,我们的课外生活,几乎全部与雷锋有关:唱着赞美雷锋的歌;听着雷锋的故事;读着雷锋日记;人人上学必带一件搞卫生的工具,小伙伴们成群结队往军烈属和孤寡老人家里跑,有的人家一天要被扫几遍……这种持续不断的热潮,使所有目不识丁的乡间百姓都知道中国发生了一件大好事:出了一个叫做雷锋的好人,孩子们都在向这个好人学习。

  几十年过去了,在这个不算短的时间里,我们被号召向许许多多与雷锋一样了不起的人学习。也许是最初植入的记忆最深刻的缘故,许多我们认真学习过的好人大都模糊了,而雷锋留在脑海中的记忆,依旧清晰如初。

  关于雷锋,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话和一张照片。一句话是他说他要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照片是那张开怀笑着并露出几分天真的模样。

  我比较赞同几十年前我的乡亲们对雷锋作出的“好人”的评价。在我看来,雷锋是没有想过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做一个亿万人效仿的榜样的,他只是想要努力做到成为社会这个庞大机器上的一颗并不起眼却是不生锈的螺丝钉。事实上他也是默默无闻从一点一滴的好事做起的,有如螺丝钉所起的那点社会作用。

  几十年了,我为什么还能够清晰地记着雷锋那张甚至还带着一点稚气的照片?因为他是一个真实的、平凡的、可亲可信可触可摸的、没有丝毫做作和表演成分的普通人。他没有惊人之举,他做的好事,也是所有有手有脚的人都能够做的事情。这张照片,最符合他的心态和作为,也更令人信赖和不能忘记。

  当下有很多时尚的、振奋人心的、令人趋之若鹜的名词,如:又快又好、做大做强、走向世界、国际化、留学、炒股、拍卖、投资置业、国家级(专家、奖励、工程、项目、开发区、示范区、旅游景区)、超五星级酒店、金牌产品、少年大学生、杰出贡献、富豪排行榜、吉尼斯纪录……显然,这都是光芒四射的词藻,我们没有丝毫理由拒绝和指责这些伟大的并且推动着社会进步的举止。

  只是很少有人去关注“螺丝钉”了,“螺丝钉”被许多美好的诱惑和理想淹没了。谁还像雷锋那样甘做一颗镶嵌在最底层的螺丝钉,那一定是一个“土老帽”。过去年代小孩子带着扫把上学并往孤寡老人家里跑的情景,大多被如今的网吧、游乐场、肯德基和补课替代了,还有几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去做一颗螺丝钉?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在那螺丝钉精神走红大江南北的时期,正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时期。

  我想毛泽东当年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是赞赏雷锋的“螺丝钉”式的人生定位;是赞赏他脚踏实地从人人能做的事情做起;是赞赏他面对世界的干净美好的心态和微笑。学雷锋,学什么?我想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应该更实在一些,更实际一些。金字塔的高低,是由塔基的大小来决定的。一个人,尤其是孩子,设若有了做好一颗螺丝钉的心理准备、再付诸一颗螺丝钉的实际工夫,那些高远的理想和目标,方有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