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读者来信 > 正文
修建公路断水库水源 200亩稻田面临抛荒
2012-02-29 22:02:1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欧金玉 史学慧] [责编:蔡矜宜] 字体:【

  春回大地,又到了农民规划一年生产播种的时候。可是,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镇金盆山村的村民却忧心忡忡:因为该村灌溉200多亩稻田的一座小水库,因修建公路造成无法蓄水,他们的农田能不能播种还是个未知数。

  修建公路断了水库水源

  春节刚过,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镇金盆山村一些村民就纷纷向本报投诉:2008年,益阳市开始动工修建益阳至宁乡的城际公路,公路正好从该村的一座小水库上游穿过,水库的水源从此被切断,水流大量减少。更为严重的是,该公路2010年修好后,公路下修建填埋的下水管道位置比小水库还低,致使水源本来就减少的水库根本蓄不上水,水库里的水全部从公路的下水管道流走了。

  村民说,这座小水库的水过去可以保障附近200多亩稻田种两季水稻的灌溉,全村4个组受益。自从水库被毁后,这些稻田种一季水稻的灌溉水都没了保障,不少稻田因缺水灌溉而被迫抛荒。去年遇上大旱,几十亩稻田无水灌溉,全部失收了。

  村民们说,如今这座水库已无法修复,最好的办法是建一个电排,从1公里外的新坝河抽水过来灌溉。但这要几万元钱,村民自己根本拿不出这些钱。去年干旱时,村民们向村、镇干部反映这个问题,但至今无人管。

  现在,新一年的春耕又将临近,难道又让村民的稻田陷入再次抛荒的困境吗?村民们忧心如焚,强烈要求由有关责任部门为他们解决这个难题。

  干枯的水库是村民心中的痛

  金盆山村位于益阳市城郊,2月16日,记者赶到金盆山村进行调查。听说有记者来采访此事,不一会儿就有10多名村民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向记者诉说他们的缺水之苦。

  在村民们带领下,记者来到小水库所在地。水库紧靠着益阳至宁乡的城际公路,记者在现场看到,水库的水面约为10亩,尽管正处于冬春雨水比较充沛的季节,但水库的绝大部分面积都是干枯的,淤积了厚厚一层黄泥,只在下游的一角有点积水。

  水库的水源本来自公路另一边山坡里的水沟,但记者发现,如今那里已是一片黄土高坡了。村民告诉记者,本来修公路就已切断了水库的水源,加之当时施工时,施工人员为了省事,将挖掘出来的黄土全部堆积在那里,更加堵塞了水库的水源。而且一遇下大雨,泥土顺势而下,漫过公路,直接进入水库,天长日久,水库的底面也被填满了一层层黄土。记者来到水库边查看,发现正如村民所言,公路的下水管道果然低于水库,这样状况的一个水库,实际上已形同虚设。

  村镇干部表示无奈

  呼吁上级为民解难

  记者采访了该村的几名村干部,他们说村民反映的问题属实,他们也向镇政府汇报过,但目前没有任何进展。记者采访了沧水铺镇政府分管宣传工作的杨主任,他也表示很无奈。她告诉记者,镇政府早就接到过村民的反映,也做了一些调查,村民的水库确实在修路时被毁坏了,一直未得到修复。当时公路施工方是益阳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此,镇里也曾帮村民找过施工方,并向上级部门反映过多次,但一直没有结果,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采访中,村民和镇村干部都表示,修建公路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家应该支持和理解。但农田灌溉也关乎农民的生计,修建公路时应该考虑到农民的关切,尽量保护农民的利益。如果确实不能避免给农民造成损失,有关部门也应采取补救措施,不能修完公路就一走了之,把难题留给农民。村民强烈要求政府部门高度关注此事,关心民生,早日解决他们的农田灌溉问题。

  本报记者 欧金玉 史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