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监理行业“文化自觉”的思考
张月洪
建设监理,在我国还只有20余年的历史,行业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解决这些问题,过去主要从改进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和执行行业规范的角度去思考,其结果不甚理想。其实,监理工程师从事的是技术服务行业,但很多职业行为并不是技术行为,而是文化行为。如果我们用“文化自觉”来思考,就有一种“纲举目张”的感觉,切中了要害,找到了解决监理行业诸多问题的正确途径。
概括起来,监理行业需要用“文化自觉”来导向的职业行为包括4个方面:
——遵循职业道德的“文化自觉”。按行业规定,监理工程师必须严谨行使职业所赋予的权利,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开展工作。作为监理工程师,经常要面对来自施工单位的诱惑,被请客、被送礼、被送红包很常见。所有这些的代价,都是降低所监理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水准,是职业道德底线的突破或缺失,是监理工程师品格和风范的缺失。如果培养监理工程师的高度“文化自觉”,就可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责任担当的“文化自觉”。监理企业作为五方责任主体之一,肩负着重大的质量安全责任。建设监理是技术服务行业,是项目现场技术含量最高的服务单位。监理工程师尽职,只能说是独善其身,还不是监理工作的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对业主对社会自觉分担责任。这种责任大多数不是法律法规责任,也不是经济责任,而是对业主、对社会的道义责任。不需要行业法规规定的职业责任,主动担当社会责任,体现的是“文化自觉”的社会效益,各行各业乃至全社会,都需要这样的“文化自觉”。
——文化融合的高度自觉。监理行业、监理企业及监理项目部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团队。行业所涉及的专业达到100多个,专业人员成分复杂,来自建设行业的各个领域,文化背景大相径庭。文化融合问题解决不好,团队就没有竞争力,就会是一盘散沙。因此,团队每一个成员都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有全局观,有自我牺牲和自我调节的境界,在最短时间达到“文化融合”的状态。
——职业化过程的“文化自觉”。作为监理工程师,牢固树立职业化的意识,是解决行业不正之风、稳定监理工程师队伍、重塑行业形象的重要甚至主要途径。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到职业监理工程师的蜕变,过程是艰难甚至于是痛苦的,只有更多的专业监理工程师达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境界,努力提高本身的职业素养,加快本身的职业化进程,才有可能使我们的职业监理工程师队伍不断壮大。
作为监理企业,提升员工“文化自觉”行为的唯一途径,是文化建设。一方面要通过文化建设提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员工的主流意识;另一方面要培育员工的职业规划意识,使员工把“文化自觉”水准与本身的职业素质培养联系起来。
(作者单位:湖南省华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