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强文化建设要科学把握四对关键词
宋冬春
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主题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站到了一个新起点。加强文化建设是一项内涵丰富、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把握规律、突出重点,多轮驱动、全面发力。当前,应科学把握四对关键词。
一元与多元
这主要是一个发展取向问题。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不仅决定着文化自身的发展前途,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立足一元、促进多元的原则。所谓一元,是指主体精神一元,这是由党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只有立足一元,才能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所谓多元,是指思想文化多元,这是由当前的社会背景决定的。只有促进多元,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握好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就可以体现政治性、保持先进性、注重普适性、提倡多样性。
事业与产业
这主要是一个发展支点问题。文化同时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双重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表现为事业、产业两大基本形态。现代社会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以其特有的方式构成了文化的驱动链和文化的有机体。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事业与产业两驾马车两轮驱动,两翼齐飞。始终做到明晰文化归属、发挥文化效益、拓展文化功能、丰富文化载体。
主导与引导
这主要是一个发展路径的问题。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来提供,靠政府来主导。但文化同时又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属性,政府也不能统揽包办,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起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引导职能。从政府层面来讲,在加强文化建设中,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从宏观上把握。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加强对文化发展规律和重大问题的研究,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制定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的文化发展战略,对推进文化建设与发展进行指导和规范。二要从政策上支持。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保障和支持文化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三要从导向上引领。立足主阵地、拓宽主渠道、唱响主旋律,切实加强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用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占领市场。四要从市场上监管。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要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市场、检查市场、净化市场,形成分工负责与齐抓共管、条块结合与以块为主、日常巡查与技术监管、政府协调与市场调节、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成效管理机制,严厉查处各种不法行为,坚决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内力与外力
这主要是一个发展动力问题。加强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既要有内生的动力,也要靠外界的推力。离开了内力的驱动,文化建设就会成为无本之木;但离开了外力的助推,文化建设也会举步维艰。加强文化建设,需要内外兼修、标本兼治。要以保障为最基本的动力。像重视经济建设那样重视文化建设,像着力解决人们物质上的贫困那样着力解决人们精神上的贫困,建立健全既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的体制机制,形成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为文化建设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要以改革为最强劲的动力。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以创新为最核心的动力。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推动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充分涌动,不断增强文化生产的创新能力。要以基层为最活跃的动力。关注基层,夯实基础,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让“文化阳光”普照农村大地。
(作者系常德市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