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们是如何实现科学大跨越的
刘时进
《湖南日报》来到我们泸溪开展理论“面对面”活动,解读跨越式发展的“泸溪现象”,既是 “走基层、改作风、转文风”的具体步骤,也是科学发展观大众化的生动实践,无疑将有力促进我县各项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我们县委、政府一班人坚持开拓创新,科学发展,奋发赶超,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泸溪特色的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富民强县之路。2007年以来,先后获得一系列荣誉称号,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在湘西州八县市排名第一,呈现了“风景这边独好”的良好局面,也由此成就了“泸溪现象”。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从这些年的发展中,我个人认为,所谓“泸溪现象”,应该包含这么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科学大跨越的首选。泸溪作为欠发达的贫困地区,没有优势可言,没有模式可鉴,只能自力更生。为此,我们抓住解放思想不放松,开放心灵,大胆突破,勇于创新,敢向“旧的”说不,敢把“老的”摒弃,敢对“陈的”革新,结合上情,把握实情,全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环境创新”的发展方略,强化“三个创新,三个发展”的要求,按照“突出‘四大建设’,推进‘三化进程’”的发展思路,开辟出了一条“以城补工,以工养老,以农促工,以工兴城”的路径,切实以思想的大解放推进了事业的大发展。
第二、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科学大跨越的引擎。我们确立了“四个第一”(即:锰产能做成世界第一,铝粉做成世界第一,椪柑精深加工做成世界第一,不锈钢生产做成世界第一)的发展目标,形成了“三抓”、“三调”的思路(“三抓”,即:抓项目建设,扩张总量;抓园区建设,推进集约发展;抓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三调”,即: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调优生产要素;调高科技含量),顺利完成了国企改革改制,建立了武溪工业园管委会,筹建了浦市经济开发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展壮大了锰锌产业,研发了一批自主创新产品。
第三、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科学大跨越的支柱。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来抓,突出做大做强椪柑产业,助农民增产增收。一是坚持基地规模化,夯实产业基础。二是坚持生产标准化,提升产业质量。着力推进种苗繁育标准化、果园建设标准化、果树培管标准化、果品包装标准化等,我县先后荣获“全国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中国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县”、“全国无公害柑桔生产达标县”、“ 椪柑之乡”等称号。三是坚持营销网络化,使泸溪椪柑进超市、出国门,确保产业效益。四是坚持加工精深化,拉长产业链条。县富泰公司已开发出椪柑果糖、果肉卷、含片等新型产品。引进了发展8家粒粒橙加工厂,解决了鲜销难的问题。五是坚持投入多元化,形成产业合力。
第四、坚持把人才战略作为科学大跨越的根本。我们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坚持“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按照“实干者实惠、让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的原则。一是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基本做到了“寒门也能出贵子”。二是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大力推行了公推直选、公开招考等方式,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领导干部,把“读书回来的文人、打工回来的能人、退伍回来的强人”充实到村级基层组织当中。三是按照“突出实绩、科学公正、量化考核”原则,对干部实行绩效考核,形成凭实绩定奖惩、凭实绩用干部的管理机制。
第五、坚持把环境优化作为科学大跨越的保障。我们把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作为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内容,作为吸引投资者的关键环节来抓,采取了在思想上“放”、政策上“宽”、措施上“硬”、机制上“活”、服务上“优”的举措,在全州率先成立了“三维”担保公司,实行了“逆境时加以补贴,顺境时加以激励”措施,着力破解了资金瓶颈,落实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着力打造开明优惠的政策环境,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
(作者系泸溪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