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年7月,泸溪县一中一对同班苗族兄妹朱国勇、朱国群高考成绩远超大学二本分数线,兄妹二人及家人开始兴奋不已,但想到家里和情况,他们又充满了担忧。兄妹俩家住泸溪县兴隆场镇武也村山腰上,只有一间简陋的民房,靠60多岁的爷爷、奶奶守着几亩薄田生活。
因生活所迫,在朱国勇、朱国群兄妹俩刚入学时,他们的父母就外出打工去了,兄妹俩跟着爷爷奶奶留守在家。开始几年,父母还准时向家里寄回打工的钱。不料在2001年,父亲朱兴刚患上肾炎,母亲只好边打工边给父亲治病,往家里寄的钱越来越少。而父亲的病于2006年已转化为尿毒症,多次住院治疗,家中债台高筑。2008年,兄妹俩同时考上泸溪一中,哥哥朱国勇提出自己要外出打工,供妹妹读书。妹妹也说自己愿意外出打工供哥哥读书。家里最后决定,想办法让两兄妹一起读书。2008年8月,正当一家人为兄妹俩筹集上高中的费用时,朱兴刚因病情恶化病逝,亲属们为兄妹俩凑了学费。
母亲其后再次去广东打工,为兄妹俩挣生活费用,已经3年没有回家了,每月能挣到1000多元。朱国群说,高中3年,兄妹俩每月的生活费只有300元,为了省钱,兄妹俩借宿在亲属家里,早餐只吃点稀饭和馒头,午餐和晚餐就到学校食堂买2元钱的米饭和蔬菜,伴点奶奶做的辣椒酱。
高中3年寒窗,兄妹俩得到了学校的关心,得到了宋祖英助学基金、中国福利彩票助学基金、中国石化助学金和政府教育助学基金的资助,这对他们顺利完成高中学业的帮助很大。
面对困难,兄妹俩还是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他们希望到大学后能勤工俭学,给家里减轻一些负担。笔者也希望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给予他们以帮助,让兄妹俩实现大上学的愿望。